親子游對于很多年輕家庭來說絕對可以嘗試。大家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外面的世界探索冒險,在旅途中深入挖掘,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下面是2017親子游攻略。
本色
從盧梭到瓦爾登湖,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像一個自然主義者。所以,我對順應自然,貼近自然的東西有很多好感。當我讀到這本書時,我意識到有“自然教育”這種東西。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走路是一個人認識世界和認識自己不可或缺的兩種方式。
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故事、符號,它們都是抽象的、模糊的。孩子們相互認識的方式大多是直覺和經驗的。所以,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是為了獲得真實的感知。
當然,我也標榜自己是個旅行者,在路上看到的東西。人總想看不同的風景,因為不同的風土人情,因為不同的文化和種族。世界因為你想要的東西不同而多姿多彩。
豐富但自然。四季的景象,四季花木的盛開與凋零,果蔬的成熟與味道,花草的色彩與姿態(tài),風霜雨雪的循環(huán),江河湖海的方位與色彩,變幻的云朵,世間的花、鳥、蟲、魚、鳥獸,甚至水花倒映的彩虹
四葉草的花
簡單自然風
自然與藝術
如果說講故事是知識的象征性記錄,那自然是真正的課堂。看樹葉的顏色變化和秋天,談論世界的變化和死亡,或者蛻變和成長。聞聞花草,讓嗅覺感知到的氣味進入你的頭腦。聽動物的故事,弱肉強食,是社會競爭和進化的法則。道理很模糊,不如順其自然!
作為帶著兒子的射手座,據說他天生愛玩,愛自由。想和蝸牛一起旅行,也可以一起成長。讓孩子的好奇心迫使他們去求知。
海邊游戲
2014年12月底,兒子兩歲,決定送他一次旅行作為生日禮物。那年冬天,我們選擇了“溫暖”的三亞??紤]的是不會因為冷感冒,也不會因為衣服臃腫不方便玩。當然也有小孩子喜歡的沙灘,適合游泳和玩沙。
這也是我第一次去三亞。風輕云淡,有點熱,就像夏天。亞龍灣的海岸線很美。酒店里的兒童游樂設施也很齊全。
帶著蝸牛,我沒有去景區(qū)。我在海邊和酒店的大花園里跑步,然后游泳。被放慢的節(jié)奏也很好。感受風,看云,聽浪,看夕陽的顏色。
三亞是亞龍灣一家三口。
當船返回時,我想起了“小螺絲釘”
在襪子里玩沙子
那時候的他是個“潔癖”,沒有把沙子粘在腳上。不想脫鞋。最后,我被誘導穿著襪子走在沙灘上。就像走出了泥土,習慣了城市的水泥柏油路。我不敢讓我的赤腳碰到沙子。
不是“臟”,而是灰塵、污垢、沙礫的質感和觸感。
當時我看到了很多貝殼,聽著海螺,吹著海螺哨,為快艇的水花歡呼,渴望嘗試洗過的海浪,但我還是不敢走進水里。
也是第一次喝椰子。圓的,留個洞,插根吸管喝。又甜又涼。后來去了深圳的小梅沙,杭州的西湖,源碧都嘗過,但是沒有三亞好吃。這是原產國的味雹毀舉道。
在海邊,最常見的游戲是玩沙子。源于沙子的可塑性,可以融合各種想象,建造金字塔,推回去。所以你可以玩得開心。
然后去了幾次深圳。最舒服的是在深圳灣騎自行車。一家三口騎著三人座自行車,和別人比賽,順便鍛煉父母。
深圳灣的沙灘是真正的大石頭,但是有扔石頭的游戲。和我比賽看誰能觸摸到更遠的大海。然后我扶著他小心翼翼地在石頭上走。
深圳灣的大石頭
這條不落俗套的“路”就像一次危險的冒險。需要支持,需要勇氣,并且知道潛在的危險是什么,如何平衡自己,尋求幫助。
當然,紅樹林余碰區(qū)有很多野鴨。星星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潛下去一會兒,再露出頭來。
直到今年他去了大連,才愿意赤腳站在鵝卵石的沙灘上,和我一起感受海浪。去大連,最喜歡濱海路的木棧道,從星海灣到邦初島,再到東海公園。一路風景,更重要的是,我們選擇了步行。
銀灘,陰天
聽海浪的聲音
老人和大海,還有兩個頑童。
海浪拍打著海岸,卷起成千上萬堆積雪。
棒槌島扔石頭,讓它們飛了一會兒。
濱海路的盛況
迎著海浪,伴隨著
終于肯下水了!
在快艇上,我不敢拍,怕手機掉到水里!
如何調動一個四歲孩子徒步奔跑的積極性,確實需要了解他氣質的適度引導和鼓勵。那天,從一堆冰糖葫蘆開始,我斷斷續(xù)續(xù)地走著跑著,差不多有兩公里。我們玩著“你追我趕”的游戲,以至于不知不覺就忘了累,走了那么久。
后來坐車去東海公園,爬到半山腰的觀海平臺。獎勵他一瓶泡泡水。上山的路上,全是海洋動物的模型,鯊魚、螃蟹、??⒄卖~等。雖然堆的粗糙,但也很直觀。再加上之前《海底小縱隊》的人氣,基本都認識了。
在我兩歲之前,我去了塘沽的海昌極地博物館,在那里我看到了企鵝,海豚表演,白鯊和其他許多魚類。在等白鯊表演的時候,我靠在肩膀上睡著了。我當時太小,記不起來了。
幻影小屋
水母
在觀海平臺上,天空寬闊,可以看到海面上的帆船和遠處的貨輪。下坡,我們選擇了電瓶車,直接到了邦楚道景區(qū)門口。
這一次,我赤腳入水。重點是,我們也嘗試了快艇的感覺。沒想到,小伙子一直板著臉,超級冷漠。當他要上岸時,他幾乎墜入愛河。
然后,我去旅順看軍艦。爸爸以前看軍事雜志,因為他有個當兵的爸爸,可以傳下來。前段時間小孩子總喜歡模仿臭鼬的臭動作。結果他爸爸真的和他一起在電視上看到臭鼬生產的戰(zhàn)斗機。這個協會也是一流的。
去了大連,和我一起嘗了一把“鐵板魷魚”。一個真的很大。這比我之前在廈門吃的好吃。我堅持“起源原則”。
我去過廈門兩次。第一次,我一個人帶他從深圳經廈門到上海。去年三月初我在廈門呆了幾天。我做了一些攻略,直奔廈大白城灘。在海邊騎馬是一項常規(guī)活動。聞海風,感受速度。
下白城沙灘
海灘上的兩只鷹
還車后,去了阿里山炮臺。對于一個男生來說,就算他媽拿了,他也一定要去看看這里的紅炮。只有爬上堡壘和塔樓,你才能知道海上戰(zhàn)爭的盛況。
第一次去炮臺,真的很年輕!
第二遍,父親要多解釋。那里,有一艘模型船和一艘小漁船。因為恰好在樹蔭下,就成了孩子們玩耍的地方,家長們也可以隨便坐坐,休息一會兒。
孩子們自己跑去開船和放炮彈?;蛘邆窝b成海盜船,去尋寶。
我在鼓浪嶼住了兩天。從碼頭坐船也是很好的體驗。鼓浪嶼上到處都有音樂學校、鋼琴博物館和可以聽到的鈴鼓音樂。算是一種熏陶吧。我們會從那里帶走一輛卡車。孩子們看中了它,一路扛到了飛機上。
別墅的小院
我對足球有點興趣,在足球場對面。
女生一次!
鼓浪嶼附近有一條隧道。不知道為什么小孩子喜歡隧道。每當他們經過的時候,他們會驚叫:“看,隧道!”也許托馬斯在火車上看到了?;蛘哂X得明暗變化很奇妙。
當時鋼琴館里風很大,拍出來的海浪打在巖壁上,飛得很高,都落在攀爬的石階上。他不得不看了很多遍。走在水邊走廊上也很好玩,離水這么近。
在這里,不缺食物。街上有各種小吃。牛軋?zhí)恰⒉A刻?、果汁、蛤蜊炒、沙爹面、蓮霧、百香果。
一片海邊,一道風景。
海邊的游戲總結:玩沙子、扔石頭、坐快艇、追浪、“互追”徒步、看“被驚濤駭浪卷起的千堆雪”、在沙灘上涂鴉樹枝、喝椰子汁吹海風、軍港堡半日游、海盜角色扮演、模擬海戰(zhàn)、海邊騎行、水下動物救援行動、卡丁車、乘坐“老式”電車。
穿越蒼山的“云海”
在湖邊玩耍
過了三亞,我想起了“多彩云南”。4月中下旬,我一個人帶著寶寶直奔大理。因為對云南的印象,也期待洱海的純凈與寧靜。當時一個好朋友定居大理。旅游和朋友一舉兩得。
大理古城城墻上的“飛翔”
海舌的寧靜
等待一只海鷗。
佛光普照,大地無邊。
山川之間,有花。
捕撈水生植物
傍晚的紅嘴鷗,不知道喂過沒有?
在滇池拍照
足夠的云
我更喜歡客棧里的一些貓。
洱海不是海,而是大理13座山峰的溪流匯合而成。蒼洱海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充滿浪漫情懷。彩云之南,風花雪月。
古城里沒有太多驚喜,但是洱海真的讓我很震撼。人們突然拋開浮躁,在蔚藍寧靜的湖邊變得寧靜。從蔡村碼頭出發(fā),終于找到了可以帶寶寶的出租自行車。于是,我第一次帶寶寶騎馬。他也很開心,拼命讓我“快點,快點!”后來,騎行成了我們的行走習慣之一。
我喜歡寧靜的風景,喜歡水里的樹,喜歡洱海對岸的山,喜歡蒼山上天上掉下來的云,喜歡廣闊的田野,喜歡寧靜的村莊。我對這里變化的云看不夠。風景如畫的地方,適合深呼吸。我想把水和樹的味道沉入我的內心。
我們又去了雙廊。當時只有一部分在建。有了廈門坐船的經歷,孩子也要坐船了。但是洱海并不是一艘穩(wěn)定的大游船,而是一大堆劃著槳的小漁船。我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坐了下來。
小船在洱海上蕩來蕩去,就是小船隨波逐流的感覺。波浪幾乎與身體齊平。拍弓的女生會被嚇到驚呼。我們的孩子很平靜,也很開心??磥砻半U是人的天性,好玩是樂于嘗試的開放心態(tài),與勇氣并存。這是他后來敢坐快艇的伏筆。
多少孩子長大了,父母認為“為了安全”磨掉了探索的勇氣和膽量。沙子有細菌,不能玩!動物病菌,不要碰!光腳又臟又容易受傷!如果能玩,那肯定是安全的?;旧弦彩堑谰叩姆?。是假的!
現在,我甚至無法回答孩子們“這個翼龍會飛嗎?”拜托,玩具不會飛。不,這不是真的。這么說吧,這個玩具是假翼龍,不會飛。你可以用手拿著它飛!
當然,翼龍已經看不到真正的東西了。但是其他動物和植物可以。就像小時候玩水一樣,我在家里給他一盆水玩。慢慢的,水匯聚成江河湖海,不同的情懷,不同的緣,還有噴泉瀑布,需要真實的感受。
“一葉扁舟”的搖晃并沒有帶來恐懼。大部分孩子的恐懼都是大人設置的“危險”延伸出來的。后來去西湖游船,真的覺得很無聊。數量多,平靜,平穩(wěn),單調。孩子不說還想再坐。
雙廊回大理后,我們去了束河。玉龍雪山腳下一個安靜的古鎮(zhèn)。都說一條河的時間滿了,就像躲在山林里,靜得像周圍的小溪。據說那些溪流是雪山遺留下來的。
平靜地
為風鈴祈禱。
面朝洱海,春暖花開。
流水,等待時間。
習慣t
四月的花,悄然綻放。
在那里,我們看到了許多馬車??赡苁窃凇安桉R古道”附近吧。新鮮感又來了。高大強壯的棕色栗色馬,差不多有兩米高。我順著視線看了很久,最后還是沒敢坐。我主要在小溪邊玩耍,洗手,看魚。在巷子里走一圈,看看那些狗。
第一次見到馬是在廈門阿里山炮臺腳下。有人牽著一匹白馬在吃草。據說是幫人遛馬。城市里有這樣的馬不容易。好像馬的主人是個外國人。這種興趣可以理解。
在束河的觀察之后,到今年春節(jié)去大理的時候,我們已經坐了兩三次馬車了。暫時直接騎就有點過了。如果像無錫環(huán)投珠櫻花谷的小馬,還是可以騎著它走兩圈的。
孩子們騎小馬。
其實我很想看到他長大后這樣!
在有水的地方,觀魚是常規(guī)項目。河里只有灰色的魚。今年去了西湖景區(qū),在花港看了太多魚,喂了太多魚。有點錦鯉的緊張恐懼癥。蘇堤西湖也是騎行賞柳的好去處。
喂魚最美的地方是太湖源頭珠櫻花盛開的長春橋院子。滿是白色和粉色,風過后是雨。孩子們首先在亭子里得到一個位置,或者喂魚。他把旅途中攜帶的兩片面包都給了這條魚。
源頭豬櫻花節(jié)
在這里喂魚不是很棒嗎?
花落滿地,孩子天真。
假裝釣魚回來。
爬樹!
玩找蛇的游戲!
二月蘭下一只“懶貓”
另外兩個在挖?
櫻花盛開的時候,我賞花的時候,他喂魚喂兔子喂羊駝騎小馬。講究點不一樣,不知道他會不會記得滿山滿院盛開的盛況!杭州太子灣的櫻花沒有圓頭竹的密集,效果也不如。
今年去杭州,我們住在毛家埠,在龍井路的另一邊,離繁華的市區(qū)不遠,但在喧囂中很安靜,環(huán)境很好。那一天,孩子們又開始數路上的各種蟲子,然后玩恐龍追的游戲,他們邊走邊直接往祠堂的車站跑。有四個公共汽車站。最后他補充了一些能量,他要求走回去!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偶爾有個茶園,路過植物園。此路段適合散步和深呼吸。是他奶奶的痛。平時都是滑板車來來回回的上學,像這樣走路跑步的真的很少見。沒有西湖,我能走一萬八千步。每次都是。
龍井茶博物館
涉足
到蘇州金雞湖,摩天輪大概是最能吸引他的了。幾乎每次去都是坐一個。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但大部分時間都有霧。也走回住處。
瘦西湖也去過,但是人多的時候花期就過了,就趕緊出來了。我家附近的源香湖,經常去踏板車散步。下次就該看荷花了。
湖邊游戲:釣魚、喂魚、看鴨子、騎馬、漫步、摩天輪、喂紅嘴鷗、騎小馬喂兔子、數昆蟲、看蜘蛛、捉蜻蜓、劃船。
我最喜歡的是后面的摩天輪。
金雞湖邊的小樹懶
日落
開燈之初,是個詭計。
湖邊風景
親子騎行
兄弟們!
在蘇州誠品書店的影響下!
冬天,當然是北方啦!
清華掃雪!
瘦西湖
親子照,拍攝者就是自己!
古運河夜景
吳婷橋擠滿了游客。
太倉金倉湖
湖邊發(fā)現了一條“死魚”
在樹下,又不是“乘涼”
凱特,快跑!
朱家角,秒變“妖嬈”
藍天、白云和綠草
夏季水簾洞
古鎮(zhèn)的夕陽與韻味
陽光下的“對抗”
自然簡單的好時光。
嘉善葛飛松巧克力小鎮(zhèn)的格?;?/p>
三人行/三人行
南瓜車
觀看巧克力片
細數一下寶寶這兩年半去過的地方:三亞、大理(兩次)、束河、昆明、廈門(兩次)、深圳(兩次)、揚州、無錫、杭州(三次)、太倉、嘉
現在水域占優(yōu)勢,因為攀巖需要一定的體力和耐力。最想去的黃山也比較危險,所以計劃推遲了。幸運的是,在去大理的春節(jié)期間,我爬上了蒼山。雖然我們還沒有到達白雪覆蓋的地方,但是七仙女洞已經爬上來了。下石梯的時候,孩子們說要背我下去。
我不確定他今天走路能吸收到什么,但他經歷過和經歷過的,會永遠存在于他的生命力中?;蛟S,以后旅行會成為他的習慣之一,可以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擺脫一些浮躁,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壯闊和變化。山川精神,總有洗滌靈魂的作用。
關于成長
論兒童的“自然教育”
在遠方,走得更遠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成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