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一道語文題:百家姓里面的三橫是什么姓?草字頭是什么姓?
三橫:閆、王、汪
草字頭:蔣、藩、莫、蘇、葛、黃、范、苗、花、薛、茅、蕭、夔藺、莘、華、慕容、蔚、勞、蒲、榮、董、藍、蔡、荀、蒯、荊、滿、蓬、慕、茹、芮、薊、薄、艾。
二、南京153路公交起點終點在哪里?
?153路:
小行小區(qū)(地鐵小行站) - 泰山路南站 - 雨潤路 - 雨潤大街[臨時站] - 南河大橋 - 油坊橋 - 竹柳新村 - 友誼橋 - 西善橋 - 顧家莊 - 玻璃廠道口 - 建寧(建材塑鋼一廠) - 建寧一村(南宇玻璃) - 芮村 - 天保橋 - 黃村 - 劉村(紅太陽裝飾城北門) - 板橋農場 - 柿子樹 - 板橋 - 朝陽新村 - 板橋收費站 - 殷富莊(203) - 殷富莊南站 - 新建(梅山醫(yī)院) - 九四二四(生建) (共26站)
三、地震的級別為什么用里氏啊
現(xiàn)在廣泛之用的分類是用“里氏震級”
英文原名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簡介
里氏震級是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登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地震震級標準。它是根據(jù)離震中一定距離所觀測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慮從震源到觀測點的地震波衰減,經(jīng)過一定公式,計算出來的震源處地震的大小。
發(fā)展歷史
里氏震級原先僅是為了研究美國加州地區(qū)發(fā)生的地震而設計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測量。里克特設計此標度的目的是區(qū)分當時加州地區(qū)發(fā)生的大量小規(guī)模地震和少量大規(guī)模地震,而靈感則來自天文學中表示天體亮度的星等。
為了使結果不為負數(shù),里克特定義在距離震中100千米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微米(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為0級地震。按照這個定義,如果距震中100千米處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測得的地震波振幅為1毫米(103微米)的話,則震級為里氏3級。里氏震級并沒有規(guī)定上限或下限。現(xiàn)代精密的地震儀經(jīng)常記錄到規(guī)模為負數(shù)的地震。
由于當初設計里氏震級時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儀的限制,近震規(guī)模 ML 若大于約6.8或觀測點距離震中超過約600千米便不適用。后來研究人員提議了一些改進,其中面波震級(MS)和體波震級(Mb)最為常用。
缺點和改進
里氏震級的主要缺陷在于它與震源的物理特性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并且由于“地震強度頻譜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會產生飽和效應,使得一些強度明顯不同的地震在用傳統(tǒng)方法計算后得出里氏震級(如(MS)數(shù)值卻一樣。到了21世紀初,地震學者普遍認為這些傳統(tǒng)的震級表示方法已經(jīng)過時,轉而采用一種物理含義更為豐富,更能直接反應地震過程物理實質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級 (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規(guī)模是由同屬加州理工學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該標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層錯動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震級與能量
改進后的里氏震級直接反映地震釋放的能量。其中級能量2.0×10^13爾格(2.0×10^6焦耳),按幾何級數(shù)遞加,每級相差三十多倍(準確地說是根下1000倍,即差兩級能量差1000倍)。
目前世界上已測得的最大震級為里氏8.9級(1960年智利大地震)。另外引發(fā)2004年印度洋海嘯的地震美國一監(jiān)測機構稱里氏震級為9.0級。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四、一個草字頭一個內念啥?
rui 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