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速運動的物體動能
一、拉弓射箭既可直線也可曲線,要分類討論了。
二、射出去的箭離開弓以后能夠繼續(xù)向前運動,是箭由于慣性仍然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不是力,不能說由于慣性作用。
三、在空中飛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做勻速直線運動。但一般受空氣阻力和重力,所以做曲線運動。
四、射箭運動員用力拉弓,弓的形狀發(fā)生了變化,是因為射箭運動員對弓施加了力的作用;
被拉彎的弓發(fā)生彈性形變,故拉彎的弓具有彈性勢能;
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箭射出后在高速運動,故箭具有很大的動能.
2. 高速運動物體的動量
動力學的普遍定理之一。動量定理的內容為:物體在一個過程始末的動量變化量等于它在這個過程中所受力的沖量(用字母I表示),即力與力作用時間的乘積,數(shù)學表達式為FΔt=mΔv。公式中的沖量為所有外力的沖量的矢量和。
動量定理是一個由實驗觀測總結的規(guī)律,也可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來,其物理實質也與牛頓第二定律相同,這也意味著它僅能在經(jīng)典力學范圍內適用。而與動量定理相關的定律——動量守恒定律,大到接近光速的高速,小到分子原子的尺度,它依然成立。
動量守恒定律的定義為:如果一個系統(tǒng)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那么這個系統(tǒng)的總動量保持不變。由此可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3. 一個物體高速運動,其動能和靜能相等
因為高速運動的時候,物體的動能比較大
4. 高速運動的物體動能公式
動能定理的公式:(1/2)mv2。
動能定理(work-energy Principle)描述的是物體動能的變化量與合外力所做的功的關系,具體內容為: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所謂動能,簡單的說就是指物體因運動而具有的能量。數(shù)值上等于(1/2)mv2。動能是能量的一種,它的國際單位制下單位是焦耳(J),簡稱焦。
需要注意的是,動能(以及和它相對應的各種功),都是標量,即只有大小而不存在方向。求和時只計算其代數(shù)和,不滿足矢量(數(shù)學中稱向量)的平行四邊形法則。
5. 當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動能
動力如果不為零,她肯定會在晚向上,當物體豎直向上拋時,動能全部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為零。
當物體斜向上拋時,動能部分轉化為重力勢能,動能不為零。
6. 高速運動物體的引力場
引力(英語:Gravitation、Gravity),即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
物理釋義
假設空間中有無數(shù)微小粒子互相撞擊 則引力產(chǎn)生于看不見微小粒子的高速撞擊 當兩物體位置接近時,由于兩物質本身的遮擋,接近面受到粒子撞擊頻率小于兩物體背面——這是一種引力產(chǎn)生的猜想,實際上是量子漲落,產(chǎn)生的卡西米爾效應。并不是引力產(chǎn)生的原因。
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也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在粒子物理學中則稱引力相互作用和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合稱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是其中最弱的一種,兩個質子間的萬有引力只有它們間的電磁力的1/(1.235*10的36次方),質子受地球的引力也只有它在一個不強的電場1000伏/米的電磁力的1/(9.761*10的9次方)。因此研究粒子間的作用或粒子在電子顯微鏡和加速器中運動時,都不考慮萬有引力的作用。
一般物體之間的引力也是很小的,例如兩個直徑為1米的鐵球,緊靠在一起時,引力也只有1.11×10-3牛頓,相當于0.113克的一小滴水的重量。
但地球的質量很大,這兩個鐵球分別受到4×104牛頓的地球引力。所以研究物體在地球引力場中的運動時,通常都不考慮周圍其他物體的引力。
7. 物體在運動時具有動能
動能是指物體作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量。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引,它通常被定義成使某物體從靜止狀態(tài)至運動狀態(tài)所做的功。它的大小是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平方乘積的二分之一。
動能的作用:
①動能是標量;
②動能具有瞬時性,在某一時刻,物體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動能,動能是狀態(tài)量;
③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速度有不同的瞬時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動能,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
動能,如果能加以利用,肯定會造福人群。借著潮汐能,可以開發(fā)出一部份旋轉動能。但是,這方法也添加了全球性浪潮的摩擦力,微量的減慢了地球的角速度。依照角動量守恒定律,月亮環(huán)繞地球運行的角動量、距離、周期,都會因此增加。
8. 高速運動的物體質量
1.
2噸(含2噸)以下貨車,7座(含7座)以下客車為第一類車;
2.
2噸~ 5噸(含5噸)貨車,8座~19座客車為第二類車;
3.
5噸~10噸(含10噸)貨車,20座~39座客車為第三類車;
4.
10噸~15噸(含15噸)貨車,20英尺集裝箱車,40座(含40座)以上客車為第四類車;
5.
15噸以上貨車,40英尺集裝箱車為第五類車。 高速公路收費的基本費率,根據(jù)實際車貨總質量
9. 高速運動的物體動能是多少
動能武器是指能發(fā)射出超高速運動的彈頭(彈丸),利用彈頭的巨大動能,通過直接碰撞方式摧毀標的的武器。它不像常規(guī)彈頭或核彈頭那樣,靠爆炸能量去殺傷破壞目標,而是靠自身巨大的動能,在與目標短暫而劇烈的碰撞中殺傷目標。
按照部署方式,動能武器分為天基動能武器、陸基動能武器、機載動能武器、艦載動能武器四大類,主要用于攔截和攻擊導彈、衛(wèi)星、飛機、艦船、坦克等運動目標
10. 高速運動的物體動能怎么求
解:
物理學上的動能這樣計算:
(經(jīng)典力學中的物體動能(運動速度相對光速比較?。〦=0.5MV2(E指動能,單位:焦耳;M指物體質量,單位:千克;V指物體運動速度;單位:米/秒)計算物體動能時,要知道物體質量(單位千克),物體運動速度(單位米/秒)動能(英文名稱:kinetic energy),是指物體作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量。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引 (kinetic energy) 它通常被定義成使某物體從靜止狀態(tài)至運動狀態(tài)所做的功。因此,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經(jīng)典物理中:動能公式是:Ek=(1/2)mv^2 m為物體質量,v為速度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對上式進行補充完整的公式是:Ek=m0C^2/√(1-V^2/C^2)-m0C^2m0是靜止質量W=Ek2-Ek1=△Ek動能的特點
①動能是標量;
②動能具有瞬時性,在某一時刻,物體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具有一定的動能,動能是狀態(tài)量;③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不同的參考系,物體速度有不同的瞬時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動能,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研究物體的運動。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焦耳。
符號(J).說明動能是標量,無方向,只有大小。且不能小于零。與功一致,可直接相加減。動能是相對量,式中的v與參照系的選取有關,不同的參照系中,v不同,物體的動能也不同。
質點以運動方式所儲存的能量。但在速度接近光速時有重大誤差。狹義相對論則將動能視為質點運動時增加的質量能,修正后的動能公式適用于任何低于光速的質點。
(參見「靜質量」、「靜質量能」) 。1.沖量
①沖量是力對時間的積累效應。力對物體的沖量,使物體的動量發(fā)生變化,而且沖量等于物體動量的變化量。
②在碰撞過程中,物體相互作用的時間極短,但力卻很大,而且力在這短在的時間內變化十分劇烈,因此很難對力和物體的加速度做準確的測量;
況且這類問題有時也并不需要了解每一時刻的力和速度,而只要了解力在作用時間內的積累作用和它產(chǎn)生的效果。這類問題,雖然原則上可以用牛頓運動定律來研究,但很不方便。為了能簡便地處理這類問題,就需要應用沖量這一概念。動能定理力在一個過程中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在這個過程中動能的變化。
合外力(物體所受的外力的總和,根據(jù)方向以及受力大小通過正交法能計算出物體最終的合力方向及大小) 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為W=ΔEk;動能定理也可以表述為: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實際應用時,后一種表述比較好操作。不必求合力,特別是在全過程的各個階段受力有變化的情況下,只要把各個力在各個階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數(shù)和加起來,就可以得到總功。
動能定理建立起過程量(功)和狀態(tài)量(動能)間的聯(lián)系。
質點動能定理表達式:w1+w2+w3+w4…=△W=Ek2-Ek1 (k2) (k1)為下標△W=(1/2)×m×Vt^2-(1/2)×m×Vo^2 (其中Vt為末速度,Vo為初速度。)其中,Ek2表示物體的末動能,Ek1表示物體的初動能。
△W是動能的變化,又稱動能的增量,也表示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動能定理的表達式是標量式,當合外力對物體做正功時,Ek2>Ek1物體的動能增加;反之則,Ek1>Ek2,物體的動能減少。動能定理中的位移,初末動能都應相對于同一參照系。
1動能定理研究的對象是單一的物體,或者是可以看成單一物體的物體系。
2動能定理的計算式是等式,一般以地面為參考系。
3動能定理適用于物體的直線運動,也適用于曲線運動;適用于恒力做功,也適用于變力做功;力可以是分段作用,也可以是同時作用,只要可以求出各個力的正負代數(shù)和即可,這就是動能定理的優(yōu)越性。科里奧利是對動能和功給出確切的現(xiàn)代定義的第一個人。
他把物體的動能定義為物體質量的二分之一乘以其速度的平方,而作用力對某物體所做的功等于此力乘以其克服阻力而運動的距離。實驗探究動能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
猜想:質量(m),速度(v)實驗方法:
(1)控制變量法,(2)轉換法觀察方法:通過觀察木塊被小車推動的距離的遠近來比較小車動能的大小實驗過程:(1)控制小車質量,而通過改變小車在斜面上不同高度,從而改變小車運動到水平面上時的速度(2)通過控制小車在斜坡上同一高度下滑從而使不同質量小車到水平面時速度相同實驗結論:物體質量相同時,物體運動速度越快,動能越大。物運動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