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萊卡M鏡頭
徠卡M系列,出去旅游話,拍風景鏡頭推薦M18/3.8或M21/3.4,拍人的話推薦M50/1.4或M90/2.0。您就是也可以去實體店看看到時候還能給你優(yōu)惠。
2. 萊卡m鏡頭價格
毫無疑問是M 35/2 ASPH好,徠卡最能體現(xiàn)徠卡超強光學性能的鏡頭,必然是M卡口,你看價格就知道了,M35/2就算是2手價格也要1萬5左右,R35/2一般2手在8K、9K左右。
3. 徠卡m鏡頭
1、旁軸最常用就是35和50焦段,其次是28和90。M35/1.4,徠卡M35系類最頂級的鏡頭,也是最好用的。M50/1.4,最常用的徠卡大光圈50標頭,還可以上M50/1或M50/0.9這兩支超大光圈夜神鏡頭。
2、鏡頭在影視中有兩指,一指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學部件,二指從開機到關機所拍攝下來的一段連續(xù)的畫面,或兩個剪接點之間的片段,也叫一個鏡頭。
3、一指和二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為了區(qū)別兩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稱光學鏡頭,把二指稱鏡頭畫面。根據(jù)鏡頭的產地分類主要是日系鏡頭和德系鏡頭。
4、日系鏡頭主要是色彩的還原性比較好,德系鏡頭的層次感比較強。市場上中國的鏡頭也逐漸占領一定的市場,主要是價格比較低廉。
4. 萊卡m鏡頭和tl鏡頭
M是旁軸結構,T是微單結構。
M是全畫幅,T是APSC畫幅,比M要小不少。
M除了本廠鏡頭外還有不少副廠鏡頭,林林總總一兩百枚,當然因為得益于微單結構,T可以通過轉接同時兼容90%這些鏡頭,還可以兼容基本所有品牌的單反鏡頭以及專業(yè)領域的各種電影鏡頭、放大鏡頭、甚至工業(yè)、醫(yī)療鏡頭,保守估計可以使用的鏡頭大約幾百枚不過分,所以在實用性上T更好。
但M畢竟是一脈相承的親兒子,情懷是無價的,不差錢M顯然比T要更有情懷。
至于具體的拍攝成像,全畫幅和APSC畫幅的區(qū)別,如果只是日常使用以現(xiàn)在的后期技術而言差別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使用上顯然T更適合現(xiàn)代人隨手拍的習慣,而M更適合安靜下來使用。
5. 萊卡m鏡頭35
28+50
21+35
這兩個都是非常合理的焦段搭配
至于具體鏡頭買什么,也要看財力
如果你有五六萬,買個徠卡21 1.4加上351.4也不錯
如果你有幾十萬,甚至可以考慮28/1.4限量版和50/1.2雙非
如果錢不夠的話,就考慮summicron或者summarit吧
但是每只鏡頭一萬以內的預算,說實在的我更推薦確善能代工的
蔡司zm系列和福倫達vm系列。我現(xiàn)在m8上的主力就是用了好幾年的福倫達vm
另外關于老鏡頭,第一支鏡頭我不推薦去購買21世紀以前的。雖然八枚玉七枚玉,28mm焦段上的九妹玉和pre-a,21mm的pre-a super angulon都是很不錯的鏡頭。但是解像力是比不上現(xiàn)代的asph鏡頭的。
有唯一一點,就是summicron50/2如果你打算買這只鏡頭的話
可以考慮八九十年代的第五代后期德產。帶虎爪
這鏡頭結構不怎么改,所以新舊成像都差不多。但是帶虎爪的版本對焦手感好很多
6. 萊卡m鏡頭蓋螺絲
棱鏡常數(shù)分為兩種,通常我們所用的國產棱鏡為-30mm,而進口棱鏡為0mm。
至于如何區(qū)分棱鏡常數(shù),你可以看看棱鏡的屁股,如果棱鏡的錨固螺栓與塑料殼平,則為-30mm,如不是則為0mm。
在后視確定之前其方向或者說是角度能盡量的看坐標點,不能取棱鏡的中心,因為距離遠的話是看不到棱鏡的中心的,另外距離的測設是無需對準棱鏡的中心的,只要看著棱鏡的反光面得任何一點都可以。
7. 萊卡m鏡頭轉z7效果如何
個人認為,徠卡的定位是奢侈品,尼康的定位是消費電子產品。所以,徠卡比尼康好。
徠卡除了中畫幅其他機器的像素都不超過3000萬像素,d850像素4600萬。
直出畫面徠卡有玄學加成,尼康中規(guī)中矩。
因為徠卡是旁軸系統(tǒng),無反光板,所以機身比d850小,不過尼康也有z6 z7無反相機。
不過,徠卡還是膠片好玩一些。
8. 萊卡m鏡頭轉接富士中畫幅相機
不能用。
你可以買鏡頭接圈轉換,比如索尼微單,可以通過接圈使用尼康、佳能、富士、徠卡等鏡頭,甚至可以自動對焦。
富士微單使用的是XF卡口鏡頭。
松下微單及奧林巴斯微單均為M43系統(tǒng),所以用M43卡口鏡頭。
佳能微單使用的是EF-M卡口鏡頭。通過轉接環(huán)可轉接本家的EF卡口。
9. 萊卡m鏡頭轉接
通過M42-LeicaM轉接環(huán),鏡頭上本身就有對焦環(huán),然后通過M機身的黃斑對焦。
10. 萊卡m鏡頭選擇
宮崎m鏡頭體積非常小,因為沒有設計復雜的鏡片組糾正相差,鏡頭焦外和暗角的味道獨特,外觀也很精致,喜歡的人會非常愛不釋手。
挑剔成像質量的話是不如leica原廠鏡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