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焦距作用
所謂焦距是鏡頭的光學意義上的中心點,到成像平面的距離。那么“調(diào)焦距”可能有兩個含義,一個是所謂變焦鏡頭,改變鏡頭的焦距。另外一種就是調(diào)整焦點。因為鏡頭的標準焦距是以無限遠的光線來源成像來計算的,實際拍攝中,物距卻是有限的,、五米、十米一百米,總有個距離。因此在不同拍攝距離上,成像的焦點距離也會有變化。因此,鏡頭上有個對焦環(huán),可以調(diào)整焦點距離,實際上也相當于一次小小的變焦。對焦的方式有手動對焦、自動對焦等,手動對焦就是轉(zhuǎn)動對焦環(huán),使特定的影像在成像面上最清晰,自動對焦就是單反相機安裝了自動測距系統(tǒng),并通過控制中心驅(qū)動鏡頭上的對焦馬達,實現(xiàn)對焦?,F(xiàn)在的數(shù)碼單反相機幾乎都是一樣的,設(shè)定對焦點,并將對焦點落實在目標人物上,默認是半按快門啟動對焦,完成對焦(合焦)取景窗內(nèi)有提示燈和提示音。
2. 相機焦距作用
單反鏡頭,焦距的作用就是可以決定你用這支鏡頭能拍攝什么透視以及畫幅的照片。
例如:18mm的焦距的鏡頭,屬于廣角鏡頭,它的成像角度很廣,可以拍攝出氣勢磅礴的照片,不過缺點就是,邊緣很容易產(chǎn)生畸變。
而35mm,視角很接近人眼的視角范圍,這個焦段可以拍攝人文類的題材。
80mm的這種焦段,可以拍攝人像的寫真,人物主題幾乎不會有變形。
再就是像200mm、400mm長焦超長焦了,這些焦段可以將空間壓縮,拉近景物與主題的距離。
3. 膠片焦距跟單反焦距什么區(qū)別
何為焦距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光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即光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 焦距作為攝像頭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經(jīng)常會在單反相機的鏡頭上碰到,但是關(guān)于它對圖像的影響一直停留在一個感官的理解,焦距長遠處可以更清晰,焦距短近處可以看得清,長焦端視場角小等等之類。鏡頭焦距的長短決定了被攝物在成像介質(zhì)(膠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當于物和象的比例尺。當對同一距離遠的同一個被攝目標拍攝時,鏡頭焦距長的所成的象大,鏡頭焦距短的所成的象小。根據(jù)用途的不同,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相差非常大,有短到幾毫米,十幾毫米的,也有長達幾米的。一般我們說:焦距就是透鏡中心到焦點的距離。但這僅僅是單片薄透鏡的情況,由于照相機的鏡頭都是由許多片透鏡組合而成的,因此,情況遠不是那么簡單。鏡頭的焦距分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方主面到象方焦點的距離,同樣,物方焦距就是物方主面到物方焦點的距離。必須注意,由于照相機鏡頭設(shè)計,特別是變焦距鏡頭中廣泛采用了望遠鏡結(jié)構(gòu),物方焦距與像方焦距是不一定相等的。我們平時說的照相機鏡頭的焦距是指像方焦距。
4. 單反等效焦距
也叫等效焦距
與135mm照相機有相同視角的焦距稱等效焦距。
135mm照相機標準鏡頭的焦距約50mm(與人的裸眼差不多);
24mm、28mm、35mm焦距為廣角;
80mm以上為長焦。
實際焦距(鏡頭上標的焦距)
由于DC的CCD尺寸小于35mm膠片的尺寸,獲得相同的景物范圍(視野)、視角,實際焦距也就相應(yīng)減小。
松下FZ7機的實際焦距是6-72 mm ,但等效焦距為36-432 mm 。
實際焦距的大小,決定鏡頭的長短,這就是DC可以做得比35mm單反相機小的原因。
DSLR的鏡頭上標的焦距就是實際焦距,在全幅機上: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而在小畫幅機上: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等效焦距=實際焦距 *等效系數(shù)
同樣焦距的鏡頭用在不同畫幅的DSLR機身上,因為CCD大小不同,視角不同,等效焦距也不同.
我們可以看到3/4系統(tǒng)奧林巴斯的鏡頭很廣,原因是它的等效系數(shù)=2. 實際焦距為14-50mm的鏡頭,等效為28-100mm,實際視角并不是特別廣.
5. 單反對焦距離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6. 單反鏡頭焦距原理
光學成像
利用折射、反射等手段將物的信息再現(xiàn)。成像是幾何光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
實像與虛像、實物與虛物
1,物和像都是由一系列的點構(gòu)成的,物點和像點一一對應(yīng)。
2,實物、實像的意義在于有光線實際發(fā)自或通過該點,而虛物、虛像僅僅是由光的直線傳播性質(zhì)給人眼造成的一種錯覺,實際上并沒有光線經(jīng)過該點。
3,物和像具有相對性,虛實之間也可以進行轉(zhuǎn)換。
等光程面和嚴格成像
理想成像的基本要求是滿足同心光束的不變性,并且從整個物和像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看,還必須要滿足物像間的相似性。
空間上各個點之間的相互位置要一一對應(yīng),同時每一對物像點的顏色要一一對應(yīng)。
要求成像的光學系統(tǒng)不產(chǎn)生畸變,沒有像差、色差等。
理想光具組是嚴格成像的必要條件。
投影儀
投影儀的結(jié)構(gòu)
投影儀的關(guān)鍵參數(shù)
亮度:家用一般 2000-3000 ANSI 流明(輻射光學部分細講)
標準分辨率(真實分辨率或物理分辨率)
對比度:明暗區(qū)域最亮的白色和最暗的黑色之間 的不同亮度層級的測量(人眼一般接近2000:1)
投射比:投影距離D / 畫面寬度W。(越小說明在相同距離下,投射的畫面越大) 計算投影和幕布大小、距離之間的最佳關(guān)系。
投射比一般在1.5-1.9之間,小于1時一般稱為短焦鏡頭,小于0.6稱為超短焦。投影幕布一般用對角線的英寸數(shù)來標識,需要根據(jù)長寬比進行折算。
關(guān)于投影的幕布選擇
玻珠幕, 表面增加了光學晶體玻璃球的涂層。特點是畫面有鮮明的焦點感和活力,增益高、視角小。而最大的特點是“光線回歸性”,即反射光線沿入 射光線的方向返回,這也是增益高的一個原因,對光線有一定的“收集”效果。
白塑幕,直接采用粗白紋面料,不做表面處理。特點是能把投影機的性能,原原本本的表現(xiàn)出來, 不加修飾,增益低、視角很大、顏色自然。
照相機
照相機的最簡結(jié)構(gòu)—箱式照相機
特點:無反光鏡,直接取景對焦。
缺點:早先對焦慢,現(xiàn)代數(shù)碼無反相機(微單)對焦速度可達0.06秒以內(nèi)(sony a6000)!
雙鏡頭反光照相機( “雙反” Twin-Lens Reflex-TLR)
特點:兩個鏡頭,上面的鏡頭通過固定的反光鏡負責取景聚焦,與下面鏡頭聯(lián)動;下面的鏡頭負責將影像傳送到膠片上。
缺點:體積較大,操作不便,更換鏡頭時 需要兩個一起更換。
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特點:(1)五棱鏡、(2)反光板。幾乎 完美解決了“所見即所得”的問題。
缺點:(1)活動式反光板使相機體積增大;(2)反光板開啟的振動、機械切換時間等 影響相機的性能。
單反到無反的輪回
照相機的幅面與視角
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與視場角
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與像的大小
焦距越長,像越大(在固定大小的底片上所能收集的圖像比例越小, 與視場角的縮小相對應(yīng))
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視場,也就是鏡頭能夠拍到多“寬”的畫面。如果光線的交 點離傳感器比較近的情況。
這會讓被攝體的成像較小,反之則會較大。因此, 短焦距會產(chǎn)生較寬的視場——這就是短焦距鏡頭被稱作“廣角”鏡頭的原因。
反之也成立:長焦距產(chǎn)生較窄的視場,這類鏡頭被稱作“長焦”鏡頭。
照相機鏡頭的焦距與縱向間隔
短焦距,縱向間隔大 ,長焦距,縱向間隔小。
鏡頭的視場與像場
標準鏡頭的焦距以相機成像面的畫 幅對角線長度為準,當鏡頭焦距接近某 類相機成像面的畫幅對角線長度時被稱 為該類相機的標準焦距鏡頭,簡稱標準 鏡頭或標頭。
標準焦距鏡頭的視角約50° ,焦距 通常為45-55mm,畫面透視關(guān)系類似 于人眼所感覺到的透視關(guān)系,拍攝效果 比較平實。是最基本的攝影鏡頭。
照相機的快門—光闌
光闌的定義:對光具組成像時的光束孔徑、成像點偏離光軸的范圍加以限制的透 鏡邊框、框架或特別設(shè)置的帶孔屏障。
光闌是球面光具組近似成像的必然要求??讖焦怅@(aperture diaphragm):決定軸上物點通過光具組光束孔徑的光闌稱為 孔徑光闌或有效光闌。
被孔徑光闌所限制的物、像方成像光束的張角分別叫做入 射孔徑角和出射孔徑角??讖焦怅@是軸上物點傍軸條件的要求。
入射光瞳(pupil)和出射光瞳:孔徑光闌在物方和像方的共軛。
孔徑光闌和光瞳是對特定共軛物、像點而言的,不同的共軛點可以有不同的孔徑光闌和光瞳。
主光線:物、像共軛光束中,與通過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中心光線共軛的光線。
視場光闌(field diaphragm):決定軸外物點的主光線能否通過光具組的光闌。恰好能通過光具組主光線與光軸在物方和像方的夾角叫做入射視場角和出射視場角。視場光闌是軸外物點 傍軸條件的要求。
入射窗(window)和出射窗:視場光闌在物方像方的共軛。
漸暈:當物點逐漸遠離光軸時,參與成像的光線逐漸減少,導(dǎo)致圖像逐漸昏暗, 稱作漸暈。當入射窗就在物平面上時,漸暈將不出現(xiàn)。
7. 單反調(diào)焦距
單反相機分辨率的調(diào)法:首先打開單反相機,然后按“MENU”鍵打開相機的設(shè)置菜單;
接著打開“畫質(zhì)”,選擇相應(yīng)的像素;
最后完成選擇,退出菜單即可。單反相機是指用單鏡頭,并且光線通過此鏡頭照射到反光鏡上,通過反光取景的相機;而且單反相機可以隨意換用與其配套的各種廣角、中焦距、遠攝或變焦距鏡頭,也能根據(jù)需要在鏡頭安裝近攝鏡、加接延伸接環(huán)或伸縮皮腔。
8. 微單焦距和單反焦距
首先,拍月亮,不管你是單反還是微單,鏡頭焦距才是關(guān)鍵,200mm焦距也是雞肋。另外,拍月亮必須點測光,否則月面上過暴會沒有任何細節(jié),以月面點測光才能拍出月亮上的環(huán)形山。而是必須上三角架,長焦手持光線不足,必糊,ISO可以高一點!
拍日出日落焦距可長可短,長有長的構(gòu)圖,短有短的拍法。同樣測光很重要,太陽將出來的時候,往往天空和地面的對比度很高,對天空測光,地面一片黑,對地面測光,天空過爆,要多試試選擇適合的測光位置,或者也可以對天空和地面分別測光拍,再后期合成,那樣有點復(fù)雜。
以下都是我拍的日出日落和月亮。
9. 單反相機的焦距
單反相機的焦距簡單說就是表示能拍多少范圍或者畫面放大多少。焦距本來物理意義是平行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匯聚成一點,這個就是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就是焦距。相機鏡頭的焦距越短視野就越大,畫面越廣,適合拍攝風景。如果焦距越長視野越小,畫面也越大,適合拍攝特寫或者遠處物體
10. 單反焦距是什么
單反相機鏡頭參數(shù)含義
單反有兩個比較常用的參數(shù):焦距、光圈
焦距:
焦距一般用MM(毫米)位單位。主要影像拍攝視角的大小135相機就是我們常見的單反 已50MM為標準鏡頭因為這個焦距的視野于我們單眼看到的范圍接近。
焦距數(shù)值越小—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廣、越大,低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廣角鏡頭。
焦距數(shù)值越大—代表可以拍攝的角度越小、越遠,高于 50MM 的鏡頭也稱之為中長焦鏡頭。
光圈:
光圈的單位用英文F表示 。影像單位時間的曝光量,通俗的說光圈越大,就可以在越暗的環(huán)境下拍照,適用的場景更多。光圈的大小表示方法為數(shù)值越小,光圈越大,比如F2的光圈是大于F8的。
擴展資料
根據(jù)根據(jù)不同的途徑選鏡頭比較常規(guī)的方法是拍風景、大場景用廣角鏡頭拍攝人像或者無法走進的主體,用中長焦。如果不希望拍攝的問題變形嚴重,可以使用50MM的標準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