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
影響數(shù)碼照片質量的關鍵因素:
1、CCD面積的大小。 為什么普通家用數(shù)碼相機的照片質量遠遠比不上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照片質量--- 就是數(shù)碼單反相機的CCD面積比家用機大得多。接受光信息多,照片就自然清晰得多。
一般普通家用機CCD面積一般有1/1.8、1/2.5英寸等。同等條件下1/1.8面積的CCD當然比1/2.5英寸成像質量好。
2、鏡頭的直徑大小和制作質量。 世界名牌鏡頭倍受推崇就是因為制作質量高,成像好。 另外,鏡頭的直徑大,光通量自然比小直徑的鏡頭大,光通量大小也就決定了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信息的多少。
2.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有影像的動態(tài)范圍嗎
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逐漸(增大 ),且像變( 大 ),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記的口訣 物近→像(近 ),像變(大 ),反之,物遠→像( 遠 ),像變( 小 )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增大,像距逐漸( 變大 ),且像逐漸變( 大 ),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記的口訣 物遠→像(遠 ),,像變(大 ),反之,物近→像( 近 ),像變(小 )
3.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關鍵
相機SS是以秒為單位的快門速度,F(xiàn)L是以mm表示的焦距,CF是傳感器的裁剪系數(shù),即全畫幅傳感器與您的相機傳感器之間的比率。
性能上,富士X-A5采用一塊2420萬有效像素的APS-C畫幅CMOS傳感器,主要改進在于新相機加入了相位對焦系統(tǒng),是富士X-A系列中第一款加入了相位對焦技術的微單相機,大大提升的對焦的速度和精度,補齊了X-A系列中一直以來最大的短板。
4.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如何運用
對于數(shù)碼相機像素和鏡頭關系不大,像素有相機里面的CCD或者是CMOS芯片決定,鏡頭則是成像,調(diào)焦等功能的重要實現(xiàn)對象。兩者影響不大,但是鏡頭的成像不好也會影響照片質量的喲,對于原來的光學成像的相機,那個鏡頭雖然也不是影響像素的直接因素,但是相對來說影響更大
5.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有
主要取決于放大、反差、分辨率三個因素。
影響顯微鏡分辨率的因素有:
1、色差
色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發(fā)生在多色光為光源的情況下,單色光不產(chǎn)生色差。白光由紅 橙 黃 綠 青 藍 紫 七種組成,各種光的波長不同 ,所以在通過透鏡時的折射率也不同,這樣物方一個點,在像方則可能形成一個色斑。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觀察,都帶有色斑或暈環(huán),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帶有彩色邊緣。
2、球差
球差是軸上點的單色相差,是由于透鏡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結果是,一個點成像后,不在是個亮點,而是一個中間亮、邊緣逐漸模糊的亮斑。從而影響成像質量。
球差的矯正常利用透鏡組合來消除,由于凸、凹透鏡的球差是相反的,可選配不同材料的凸凹透鏡膠合起來給予消除。舊型號顯微鏡,物鏡的球差沒有完全矯正,應與相應的補償目鏡配合,才能達到糾正效果。一般新型顯微鏡的球差完全由物鏡消除。
3、慧差
慧差屬軸外點的單色相差。軸外物點以大孔徑光束成像時,發(fā)出的光束通過透鏡后,不再相交一點,則一光點的像便會得到一逗點狀,型如慧星,故稱“慧差”。
4、像散
像散也是影響清晰度的軸外點單色相差。當視場很大時,邊緣上的物點離光軸遠,光束傾斜大,經(jīng)透鏡后則引起像散。像散使原來的物點在成像后變成兩個分離并且相互垂直的短線,在理想像平面上綜合后,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斑點。像散是通過復雜的透鏡組合來消除。
5、 場曲
場曲又稱“像場彎曲”。當透鏡存在場曲時,整個光束的交點不與理想像點重合,雖然在每個特定點都能得到清晰的像點,但整個像平面則是一個曲面。這樣在鏡檢時不能同時看清整個相面,給觀察和照相造成困難。因此研究用顯微鏡的物鏡一般都是平場物鏡,這種物鏡已經(jīng)矯正了場曲。
6、 畸變
前面所說各種相差除場曲外,都影響像的清晰度?;兪橇硪环N性質的相差,光束的同心性不受到破壞。因此,不影響像的清晰度,但使像與原物體比,在形狀上造成失真。
6.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
1、色差
色差是透鏡成像的一個嚴重缺陷,發(fā)生在多色光為光源的情況下,單色光不產(chǎn)生色差。白光由紅 橙 黃 綠 青 藍 紫 七種組成,各種光的波長不同 ,所以在通過透鏡時的折射率也不同,這樣物方一個點,在像方則可能形成一個色斑。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觀察,都帶有色斑或暈環(huán),使像模糊不清。而放大率色差使像帶有彩色邊緣。
2、球差
球差是軸上點的單色相差,是由于透鏡的球形表面造成的。球差造成的結果是,一個點成像后,不在是個亮點,而是一個中間亮、邊緣逐漸模糊的亮斑。從而影響成像質量。
球差的矯正常利用透鏡組合來消除,由于凸、凹透鏡的球差是相反的,可選配不同材料的凸凹透鏡膠合起來給予消除。舊型號顯微鏡,物鏡的球差沒有完全矯正,應與相應的補償目鏡配合,才能達到糾正效果。一般新型顯微鏡的球差完全由物鏡消除。
3、慧差
慧差屬軸外點的單色相差。軸外物點以大孔徑光束成像時,發(fā)出的光束通過透鏡后,不再相交一點,則一光點的像便會得到一逗點狀,型如慧星,故稱“慧差”。
4、像散
像散也是影響清晰度的軸外點單色相差。當視場很大時,邊緣上的物點離光軸遠,光束傾斜大,經(jīng)透鏡后則引起像散。像散使原來的物點在成像后變成兩個分離并且相互垂直的短線,在理想像平面上綜合后,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斑點。像散是通過復雜的透鏡組合來消除。
5、 場曲
場曲又稱“像場彎曲”。當透鏡存在場曲時,整個光束的交點不與理想像點重合,雖然在每個特定點都能得到清晰的像點,但整個像平面則是一個曲面。這樣在鏡檢時不能同時看清整個相面,給觀察和照相造成困難。因此研究用顯微鏡的物鏡一般都是平場物鏡,這種物鏡已經(jīng)矯正了場曲。
6、 畸變
前面所說各種相差除場曲外,都影響像的清晰度?;兪橇硪环N性質的相差,光束的同心性不受到破壞。因此,不影響像的清晰度,但使像與原物體比,在形狀上造成失真。
(1) 當物體位于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時,則在像方二倍焦距以內(nèi)、焦點以外形成縮小的倒立實像;
(2) 當物體位于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上時,則在像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樣大小的倒立實像;
(3) 當物體位于透鏡物方二倍焦距以內(nèi),焦點以外時,則在像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實像;
(4) 當物體位于透鏡物方焦點上時,則像方不能成像;
(5) 當物體位于透鏡物方焦點以內(nèi)時,則像方也無像的形成,而在透鏡
7. 相機的成像質量
購機要看的參數(shù)主要有鏡頭和CCD,這是數(shù)碼相機的關鍵部件,不可忽略。
數(shù)碼相機選購指南--鏡頭挑選篇★鏡頭
在數(shù)碼相機的物理部件中,鏡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它的好壞是影響圖像質量的關鍵因素。在數(shù)碼相機的選購中對于鏡頭的考察主要是考察鏡頭材質、焦距大小和變焦能力這三個參數(shù)。目前數(shù)碼相機的鏡頭材質主要有玻璃和塑料兩種。雖然全玻璃鏡片投射圖像最清晰,但并不是說玻璃透鏡的相機就一定比塑料材質的機種好。這是因為光學的成像相當復雜,一定程度上還要受到透鏡組設計的影響,而且玻璃材質較塑料材質更重,還可能影響相機整體的重量。所以大家在選購時,絕不可因為是玻璃做的鏡片就以為它擁有絕對的高質量,還要從多方面作綜合觀察。
焦距這個參數(shù)在數(shù)碼相機的技術規(guī)格上一般會標示為F值(代表最大光圈)和f值(代表焦距長度)。焦距長度通常包括相機本身的設計值,以及它等同于普通35mm相機的焦距值,例如f=8到24,就等同于35mm的135相機的38-115mm。一般說來,35mm規(guī)格的標準鏡頭是28-70mm,若能超過70mm以上表示鏡頭具有望遠功能,低于28mm以下則有廣角效果。在目前中檔的數(shù)碼相機中,大多都有光學變焦鏡頭,但變焦范圍非常有限,很少有超過10倍的,所以這類相機一般都可以安裝附加的遠距照相鏡頭和過濾器。有一些數(shù)碼相機還有數(shù)碼變焦功能,可以使變焦范圍再度擴大,但是你要注意的是數(shù)碼變焦只是將像素點擴大,而實際的光學分辨率卻絲毫未變。對于變焦鏡頭,一般的家用數(shù)碼相機2~3倍變焦即可夠用。其實對于數(shù)碼相機的變焦功能,在價格一定的條件下,變焦鏡頭不一定就比定焦鏡頭要好,變焦鏡頭由于設計比較復雜,所以在各個焦距段表現(xiàn)會不一致,而定焦鏡頭的設計要簡單很多,在一個固定的焦距段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另外,對于鏡頭這種關鍵部件,筆者個人的意見是傳統(tǒng)專業(yè)相機廠商的產(chǎn)品的品質要更好一些.
數(shù)碼相機選購指南--CCD與LCD選購篇
★ 感光成像部件
一般來說,數(shù)碼相機的成像系統(tǒng)包括鏡頭、光圈、快門和感光成像器件四個部件,其中核心部件就是感光成像器件,它也是部件中價格最為昂貴的,可以稱作數(shù)碼相機的心臟。目前數(shù)碼相機的感光部件主要采用兩大類光敏元件:電荷耦合器件CCD和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器件CMOS。和CMOS相比,在相同像素下,CCD功耗大、價格貴,但是CCD光敏器件產(chǎn)生的圖像質量要好很多,因此成為市場主流。我們主要介紹以CCD為成像器件的數(shù)碼相機。
CCD分為面CCD和掃描線性CCD兩類。面CCD數(shù)碼相機的CCD芯片具有拍攝速度快的優(yōu)點,能拍攝活動景物和適應有閃光燈的環(huán)境;掃描線性CCD數(shù)碼相機中使用的CCD芯片分辨率極高,但由于存在掃描過程,分辨率越高,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導致這類數(shù)碼相機無法拍攝活動景物,也不能進行閃光拍攝。所以,除非只是用于靜物拍攝,一般應選用面CCD型數(shù)碼相機。關于CCD,有一個用來區(qū)分數(shù)碼相機檔次的重要參數(shù)就是“像素值”,它取決于CCD芯片上光敏組件的數(shù)量,數(shù)量越多可產(chǎn)生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拍圖片的質量也就越高。所以你在選購數(shù)碼相機時,一定要記住,只能以CCD像素而不是其它什么指標的像素來衡量數(shù)碼相機的好壞。另外,我們經(jīng)常能看到形容CCD時用分式來表示,比如1/2英寸CCD、1/2.7英寸CCD等。從實際拍攝效果來看,一般使用小芯片CCD的數(shù)碼相機圖像質量相對較好,這是因為從CCD芯片制造工藝來考慮,芯片面積越小,集成度越高,而集成度高的CCD在原料及工藝上一般更優(yōu)秀一些。
★ 液晶顯示屏
現(xiàn)在數(shù)碼相機大多有彩色液晶顯示屏供取景、預覽和刪除照片,大小一般為1.8英寸或2英寸,少數(shù)機型能提供大到2.5英寸液晶屏的視覺感受。雖然通過LCD液晶屏你可以獲得取景、隨時預覽、刪除影像的諸多好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便,因為它是數(shù)碼相機上非常耗電的一個裝置,4節(jié)普通電池一般只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后的結果),所以對液晶屏的考察主要是對其節(jié)能性的考察。目前有一些數(shù)碼相機采用了采光式節(jié)能型液晶屏,通過采集外界的光源使數(shù)碼相機的液晶屏發(fā)光顯示圖像,這種液晶屏雖然亮度要差些,但降低了能耗,大大增加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同時節(jié)約了費用,所以在選購時你最好選擇具有這種液晶屏的數(shù)碼相機。另外,LCD液晶屏的位置是否可調(diào)也很重要,因為如果數(shù)碼相機的液晶屏可折疊或可旋轉,則LCD屏幕會給拍攝者更大的取景自由度,拍攝的效果也就更好。
數(shù)碼相機選購指南--光圈與快門挑選篇
★ 光圈
光圈是數(shù)碼相機的另一個極其重要的物理部件,數(shù)碼相機畢竟還是相機,再好的鏡頭如果沒有好的光圈也不會有理想的效果,這跟高級相機裝上低級膠卷也不會照出好照片是一樣的道理。光圈和快門的關系較為緊密,圖像拍攝最原始的質量來自于曝光的控制,而曝光量則受到光圈與快門的雙重影響。在數(shù)碼相機的技術規(guī)格中,一般應注意它的最大光圈值。越大的光圈設計表示透光率越好,例如8-1/1000sec,表示它的快門可以開啟最多8秒的時間,這樣就適合夜景拍攝,而快門開啟時間越短表示可做瞬間或快速激活的拍攝。好的數(shù)碼相機會根據(jù)測光的結果等情況自動計算出光圈的大小,一般情況下快門速度越快光圈就越大,以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所以也比較適合拍高速運動的物體,比如行動中的汽車、落下的水滴等。光圈大除了比較容易使用較快的快門外,另一個好處是比較容易制造景深效果。至于什么是景深,簡單來說如果主體清楚而背景模糊就是景深淺,反之如果背景也很清楚就是景深很深。光圈越大則景深越淺,越能突出主體的效果,其實大多數(shù)廉價數(shù)碼相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光圈比較小,很多都在F5以下,因此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很難拍出好的照片,所以你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光圈至少在F5以上的數(shù)碼相機。
★ 快門
快門是數(shù)碼相機選購時和光圈同等重要的物理部件??扉T的速度是數(shù)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shù),各個不同型號的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某個型號的數(shù)碼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只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并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通常普通數(shù)碼相機的快門大多在1/1000秒之內(nèi),基本上可以應付大多數(shù)的日常拍攝??扉T不單要看“快”還要看“慢”,就是快門的延遲,比如有的數(shù)碼相機最長具有16秒的快門,用來拍夜景足夠了,然而快門太長也會增加數(shù)碼照片的“噪聲”,就是照片中會出現(xiàn)雜條紋。另外,主流的數(shù)碼相機除了具有自動拍攝模式外,還必須具有光圈優(yōu)先模式、快門優(yōu)先模式。光圈優(yōu)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光圈的大小,然后相機根據(jù)環(huán)境光線和曝光設置等情況計算出光門的大小,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照靜止物體。而快門優(yōu)先模式,就是由用戶決定快門的速度,然后數(shù)碼相機根據(jù)環(huán)境計算出合適的光圈大小來。所以,快門優(yōu)先模式就比較適合拍攝移動的物體,特別是數(shù)碼相機對震動是很敏感的,在曝光過程中即使輕微地晃動相機都會產(chǎn)生模糊的照片,在實用長焦距時這種情況更明顯。在選購數(shù)碼相機時,你最好選購具有這幾種模式的機型以保證拍攝的效果。
數(shù)碼相機選購指南--閃光燈存儲卡挑選篇
★ 閃光燈
閃光燈是在室內(nèi)或低光環(huán)境下拍攝時用于照明的設備,它的類型因數(shù)碼相機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數(shù)數(shù)碼相機都不能外接閃光燈而具有內(nèi)置的可調(diào)節(jié)閃光燈,但內(nèi)置閃光燈與外接閃光燈裝置相比照明范圍非常有限,其平均照明還不到10英尺,因此閃光燈的控制模式就顯得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數(shù)碼相機的閃光燈的控制模式有:Off/On/Auto、Red-Eye Reduction、Flash Sync、Hot Shoe等幾種。其中,Off/On/Auto是數(shù)碼相機中最基本的閃光設置,即閃光燈一直關閉或打開,Auto則是自動閃光;Red-Eye Reduction(防紅眼) 模式是用于減小或阻止圖片上人物像的紅眼出現(xiàn);而Flash Sync(閃光與快門同步裝置)則可用于連接附加的閃光裝置,以提供足夠的照明并與快門同步,當然,很多數(shù)碼相機除有Flash Sync外,還具有傳統(tǒng)的閃光裝置,如自動閃光;最后說一下Hot Shoe(熱靴),該模式也是用于添加額外的閃光設置,同樣,很多數(shù)碼相機同時具有傳統(tǒng)的閃光燈和Hot Shot功能模式??偨Y一下對閃光燈的考察點就是,功能較好的數(shù)碼相機應可支持多種閃光燈控制模式,如果經(jīng)常拍人物照,則一定要選擇有消除紅眼功能的數(shù)碼相機,以防拍出來的人眼一個個都像兔子眼睛似的,這方面和普通相機的要求是基本一樣的。
★ 存儲介質
存儲介質是數(shù)碼相機的另一個重要部件,一般可分為內(nèi)置式和可移動式兩種。內(nèi)置存儲介質是與數(shù)碼相機固化在一起的,它的優(yōu)點是一旦有了數(shù)碼相機就可拍攝,而不需要另配存儲介質;不足是一旦存儲滿后,必須輸入計算機釋放出存儲空間后才能再拍攝。可移動式存儲介質是隨時可裝入或取出的存儲介質,存儲滿后可隨時更換。另外,也有一些數(shù)碼相機既有內(nèi)置式存儲介質又有可移動式存儲介質,所以相對來說比較高檔。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數(shù)碼相機大多是采用可移動式存儲介質,主要有軟盤、PC(PCMCIA)卡、Compact?Flash卡和SmartMedia卡等幾種。毫無疑問,存儲介質的容量越大越好,這是因為存儲容量越大,數(shù)碼相機就能拍越多的照片而不用輸出。當然,一味通過增加存儲介質的容量來提高相片的存儲量并不是最好的辦法(要知道存儲介質的價格比較昂貴),用適當?shù)膲嚎s格式可以在存儲介質或相機存儲器中保存更多的照片。不過,采用的壓縮比例越大,圖像的失真度也會越大,特別是在照片被放大以后,很容易就會產(chǎn)生如色彩退化、陰影和高光區(qū)域分離、邊緣與細節(jié)區(qū)域效果不明顯等效果。一般來說,同樣的存儲介質容量,采用JPEG格式能存儲更多的圖像及較低的圖像質量,而采用TIFF格式則能獲得較高的圖像質量,但存儲照片容量則最少?,F(xiàn)在市場上絕大部分數(shù)碼相機都配有32MB容量的存儲介質,足夠連續(xù)拍攝幾十張照片,但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你最好配備256MB以上容量的存儲介質。
數(shù)碼相機選購指南--電池輸出接口挑選篇
★ 電池
電池也是數(shù)碼相機的關鍵配置,目前主要有堿性電池、充電式鎳氫電池、充電式鋰電池、外接式電池和AC交流電等幾種,其中充電電池包括散裝的鎳氫電池、柱狀的鋰電池和外接式電池三種。數(shù)碼相機大多是用4節(jié)五號電池,一般只能成像15張左右(打開LCD或是用LCD看拍攝后結果),低檔的更是10張都不到就沒電了,所以數(shù)碼相機的耗電量是非常大的,選購的時候一定要考察產(chǎn)品所配的電池。這主要考察電池的存儲能力,也就是電池的性質和支持時間。數(shù)碼相機使用的電池類型一般可分為專用型和通用型兩種:專用型通常是鋰電池,性能好、拍攝時間長、利于節(jié)約拍攝成本,但充電、維護較麻煩,而且購置備用電池的成本也較高;相比之下,通用型電池比較適合家庭用戶使用,比專用鋰電池容易置備,特別是鎳氫電池,因為沒有記憶性,所以也能進行反復充電而且售價便宜(進口牌子4節(jié)電池大概在500元左右,國產(chǎn)的如“超霸”4節(jié)電池加個充電器只要100元),還比較超值??偟膩碚f,由于數(shù)碼相機的耗電量比較大,尤其是使用液晶屏取景拍照更加費電,因此在選購數(shù)碼相機時,你可以多考慮相機是是否配套外接電源,是否帶有充電器或者可充電電池??沙潆婋姵厥沁x擇專用鋰離子電池,還是選擇通用鎳氫電池要根據(jù)你的數(shù)碼相機使用量大小來決定,不過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中、高檔數(shù)碼相機都在使用專用電池,這將成為一種趨勢。最后,你還要特別注意數(shù)碼相機的節(jié)能性,省電的機型可以相對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從而進一步降低電池方面的開銷。
★ 輸出接口
數(shù)碼相機拍攝的圖像一般需要送至電腦中進行處理,因此數(shù)碼相機都有輸出接口但采用不盡相同的傳輸方式?,F(xiàn)在主流的傳輸方式主要有3.5英寸軟盤、可移動式存儲器、紅外線端口(IrDA)、串口、并口以及USB接口等幾種。目前家用的數(shù)碼相機一般都采用標準為RS-232的串口輸出,并幾乎都帶有視頻輸出接口,可在電視機上欣賞所拍攝到的圖片,這種端口的優(yōu)點是通用性好,缺點是速度較慢;并行端口也是數(shù)碼相機中使用比較普遍的端口,它的傳輸速度比串行端口快,但比USB端口要慢;相比之下,USB端口比起串行端口、并行端口的傳輸速度都要快很多,但它對機器性能的要求要高一些,不過好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用586級以下的“原始機器”了。另外,還有一種紅外線端口(IrDA)被用于某些數(shù)碼相機上,這種端口使用的是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來完成傳輸任務,它可以不通過線纜就能傳輸圖像,前提是你的計算機也要有紅外線接口而且你必須忍受其巨慢的傳輸速度。至于,現(xiàn)在開始出現(xiàn)的最新標準的高速串行口IEEE1394,雖然接口速度極快,還可以在上面?zhèn)饕曨l,但采用的數(shù)碼相機還比較少,而且貴得驚人,所以就不多說了??偠灾?,如果你在選購數(shù)碼相機時要考察其輸出端口,最好選擇既具有USB端口,同時還兼有并行或串行端口的產(chǎn)品,有道是有備無患嘛。
8. 影響數(shù)碼相機成像質量的因素論文
不少研究生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會:千辛萬苦得來的實驗結果,不知道該如何展現(xiàn)給別人?的確如此,有些研究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可能由于呈現(xiàn)方式的問題,不能發(fā)表高水平的文章(尤其是SCI文章)。
仔細分析C-N-S系列的大牛文章,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高水平論文的圖表質量也高人一籌。因此,合理的“包裝”自己的實驗結果非常重要。
一,共聚焦圖片
1. 拍照時要保留大中小三個倍數(shù)的圖,且圖片分辨率不能太低(我們用1024*1024),能大則大,我們是因為機器限制。用的時候要進行裁減,比如文章上放的是200倍和400倍的圖,實際上200倍的圖來自拍照時100倍的圖,400倍的圖來自拍照時200倍的圖。這樣有利于準確地形成系列圖片。
2. 圖片對比度、中間色之類可以(或者是必須)在保證趨勢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diào)整。
3. 熒光圖片不提倡定量,定量要配合western。
4. 應該是tif格式。
5. 拍照時一般不要把對比度調(diào)節(jié)的太大,盡量保存細節(jié)。拍的太強了后期是不好調(diào)弱的,或者背底太暗了也會丟失細節(jié)的。這些后期都可以通過軟件調(diào)節(jié)。
6. 低倍-高倍的順序。反之會形成暗區(qū),特別是在高倍加zoom放大層掃之后特別明顯。這是教訓,不能看見高倍下面比較好的結果,就欣喜若狂,先高倍后低倍。
7. 一定要保留你的oib格式,不能因為省空間,只存留tif格式。有些雜志會要求偽色,比如,紅色的用粉色顯示,要是有oib格式就很好調(diào)整,重新出圖就是。沒有oib,用tif也可以用其他軟件轉換,但總覺得最后的顏色不是很對,因為很難把握粉色的色值。
8. 層掃的圖片疊加或出2D的tif圖,建議不要用“輸出所見”這個選項,這樣出來的1024-1024的會變成512-512,這時候還是選擇一般tif,1024-1024,后期再用其他軟件合成會比較好。
9. 結果好,拍照好,才是最基本的,一定要杜絕對結果的修改。對于形態(tài)學的圖片來說,用軟件修改后的用一些二進制的軟件打開后可以明顯看出修改過程。這是同學告訴我的,自己沒試過,因為沒這樣修過。
二,幻燈片
實驗室就非常強調(diào)你的匯報能力?;脽羝辽偈且獰o懈可擊??赡苣愕墓ぷ骱芷?,但是你做了一個很粗糙的幻燈,而且講的也很粗糙,這樣,別人對你的評價就會打折扣。我一般喜歡用prism作圖,非常漂亮,而從來不用excel作圖。而幻燈,思路要很明確,背景要介紹清楚。然后大家一定要控制時間,給你十五分鐘,最好是留有10s的空余,但是一定不能多,也不能講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三、圖片
目前雜志投稿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比較麻煩,比如照片的DPI不同雜志要求就不一樣,有的雜志甚至單獨要求Merge圖片的DPI,還有的連統(tǒng)計圖的線粗細磅數(shù)也要求不一樣。這就造成一稿被拒,還要重新治理很多照片和統(tǒng)計圖,非常麻煩。
1. 首先對文章中圖片的邏輯關系要十分清楚,針對results部分排好序,而且開始的時候要多準備一點圖片,挑出幾張拍攝效果好的,在投稿的時候,除了你認為最好的那張圖以外,還可以放幾張備選圖到附件中。
2. 圖片的排列一定要有邏輯性,不管是從大體形態(tài)到分子機制,還是從分子機制再到形態(tài)學,不管按照什么方式敘述,都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
3. 圖片要盡量的精美,而且要每組圖片要保留幾個備用的圖片,以免要求修改時,找不到合適的圖片。
4. 要注重細節(jié),放在PPT上排列時,要注意上下左右的圖片盡量對齊,包括用來放在柱形圖上的小星號,一定要對齊,放好。
5. 代表趨勢變化的圖,一定要能看出趨勢。不明顯的圖就不要放在上面了。
6. 如果是大體照片,比如關節(jié)炎腫脹的照片,要放一個尺在背景中,這樣即使照片焦距不一樣,有了尺的刻度在照片里,就很能說明問題(尺的刻度隨照片大小改變而改變)。
7. 在excell中作的柱狀圖或線圖,我一般都是用字體14號,字形加粗,線條粗細在1.75到2.0。
8. 當然大家想要得到精美圖片掌握photoshop等作圖軟件是少不掉。
9. 幾幅圖如何排版,最好看看級別高的雜志,他們是如何排版的。
10. 每次都感嘆老外的綜述性文章的圖片,看的很直觀,這次我也發(fā)表了一篇綜述性文章,找一個做動漫的高手,將我個人的想法在photoshop上畫了一個精美的圖片,故有時可以請專業(yè)人士幫忙。
11. 對于病理的圖片,照相時要加標尺,一般用Tif保存,盡可能保存分辨率高的圖片(以后再壓縮都行)。我一般都是100倍的照1張,200倍的照4張,400倍的照4張。
12. 圖片要在PPT或paper中呈現(xiàn)的時候,最好加一個邊框,圖片之間不要距離太寬,這樣要好看些。
13. 組合圖片時,一般用photoshop.注意細節(jié),上下左右要對齊。每個圖片的背景要調(diào)整一致。
14. 做統(tǒng)計圖時,用origin,Prism,sigmaPlot。這樣做出來的圖確實要好看,而且容易調(diào)整間距,字體等。當然用EXCEL也能做出好看的圖,但是需要仔細修改,比如要去除網(wǎng)格線。
15. 所有的圖片最好符合黃金分割原理,長寬比例控制在1.6左右。圖中重點強調(diào)的內(nèi)容一定要加粗,或者用很醒目的符號。總之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地方就是你文章最重要的部分。
16. 圖片的英文字體最好用Arial。
四、圖表
1. 完整性。圖表應包含摘要中所有的重要結果,并且信息量要比摘要更豐富,這樣才顯得豐滿。但也要注意別把所有結果都堆砌上去,這樣反而會干擾文章的邏輯主線。
2. 邏輯性。實驗結果不同部分的圖表必須互相聯(lián)系,形成一個連貫的邏輯鏈條,以支撐文章的結論。如果只看圖表不看正文也能自然地得出結論的話,那說明其邏輯主線是非常清晰的。
3. 精煉的文字說明。配以文字說明,使得圖表易讀易懂,但一定要簡潔精煉,否則還不如去看結果的文字部分呢。
4. 把握一些細節(jié)問題。比如圖與圖之間的間距以及字體的大小、位置應保持一致,圖片中指示箭頭與背景的對比要明顯...等等。圖表及文字說明的排布要力求整齊劃一,給審稿人一個嚴謹?shù)挠∠蟆?/p>
五、論文
1. 條理清晰:編號要有條理,可以所有的都不編號,也可以編成1,1.1,。。等等,但一定要前后一致。
2. 豐富多樣:我認為一篇論文中應該有圖有表,有的數(shù)據(jù)既可以以表格形式表示,也可以用Excel畫出圖,那么就應該看看文章中缺什么,比如圖比較多,那就畫個表,等等。
3. 對于文章的格式,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字體 (Font):Times New Roman,字體大小 (Font size):12 (即小四),行距 (Spacing):雙行 (double space),紙張:8.5-by-11-inch (相當于A4),紙張邊距 (Page margins):各留 1 inch。
4. 書寫要求:右邊不對齊 (do not justify the lines at the right margin),每段第一個單詞嵌入1 inch (Tab鍵,或五個空格)。
5. 對于圖,首先要寫好Figure legends,“readers do NOT need to look at the text to find out what the figure means ”,所以Figure legends要敘述清楚。
6. 繪圖工具:Photoshop or powerpoint
7. 圖片大?。簅ne-column or two-column
8. 字體選擇:Helvetica or Arial
9. 如果數(shù)據(jù)比較多的時候盡量放到表里面,減少結果部分文字的篇幅,我有一篇文章審稿人就要求我把文字部分的數(shù)據(jù)放到表中。
10. 圖中盡量多做標注,最好做到不看legend也能看懂圖的內(nèi)容。
11. 圖的數(shù)量不宜太多,不重要的圖不必顯示。
12. 示意圖宜簡單明了,無關的東西不需要
六、如何做免疫組化的圖
免疫組化做完后就要進行目的蛋白表達水平的評估,就是讀片的過程,期間可以留意哪些染色具有代表性,可以作為文章中的圖,用顯微鏡拍好后,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這些代表性的圖(如weak,moderate, stong staining)合成一張圖。
1.將不同的圖同時用Photoshop打開,同時新建一張背景圖。
.考慮到美觀,可以采用圓形選擇工具,比如直徑為2cm,在每張圖上進行選擇,將選好的區(qū)域拉到新建的背景圖上。
3.注意各個圖之間要對齊,可以采用參考線進行對齊或將不同圖層進行鏈接,然后再對齊。
4.根據(jù)不同雜志的具體要求,設置圖的大小及分辨率(DPI)。
七、作圖軟件
老板曾經(jīng)給我說過,一定要十分注意自己放到文章里的圖片,好的圖片更容易讓編輯對你的文章產(chǎn)生好感;而且,不完善的圖片一旦發(fā)表,它是永遠不能被撤下來的。過一段時間,你自己看著就很難受。
我以前習慣于用excel作圖,老板已經(jīng)不允許了,現(xiàn)在全部換成graphpad prism 5 和canvas 11了,剛開始的時候,用著這兩個英文軟件也不是很順手,用久了,果然發(fā)現(xiàn)這兩個軟件作出的圖片和圖表的確質量要好很多,而且,再次改起來也很方便。graphpad prism 5還可以直接做統(tǒng)計分析。至于圖片的初級處理工作,一般都是在image j和photoshop里做的。image j是個功能很強大的軟件,可以在網(wǎng)上免費下載自己需要的插件,完成自己特定的要求。
互相交流,共同進步。
確實如此,作圖軟件也是影響圖片質量和作圖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作圖軟件(或者統(tǒng)計軟件)往往因各人的習慣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特點而異。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實驗數(shù)據(jù)大都是電生理和形態(tài)學方面的東西,我覺得比較合適的軟件是:
1.電生理:Igor 4.0; miniAnalysis; Plusfit;
2.形態(tài)學:photoshop;IPP
3.統(tǒng)計軟件:spss,excel(一些簡單的數(shù)據(jù)分析還是很實用的)
的確如此,寫文章過程中需要的主要軟件工具。關于實驗方面的,不同專業(yè)要求不一樣。在這兒我想說的是,從原始數(shù)據(jù)到文章成稿的過程中,你可能用到的軟件工具:文字的(e.g. Word )、圖形的(e.g. Origin, sigmaPlot,photoshop)、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的(e.g. Excel, SPSS or SAS…)、數(shù)據(jù)模擬 的(e.g. MathCad, Matlab…)、文獻管理的(e.g. Endnote…)及其專業(yè)軟件。
在這過程中,圖片的處理尤為重要!您想讓自己的圖片在文章中看起來更清晰,為您的文章增添更多吸引人的地方除掉軟件以外你的 Tables, Figure captions, and Figures, 還應具有科學性、新穎性和邏輯性,有時候可觀賞性很重要。
在英文綜述性文章中,用示意圖能很好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需要一定的作圖功底能力。
個人覺得大家在作圖時,不要太迷信用專業(yè)的作圖軟件,現(xiàn)有的常規(guī)軟件word、ppt,只要你用心轉研,一樣可以做出精美的示意圖。我之前在一次會議的時候看到一個高手做的示意圖,很是漂亮,下來一問,居然是用ppt做的,回來一試,果不其然,自己也能做出很漂亮的彩圖,這次直接在國基中派上用場。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發(fā)掘現(xiàn)有的軟件和素材,小塊頭也有大智慧,呵呵!
八、采集原始結果的原則和方法
稿件中的圖片大體可以分為三類:1)來自數(shù)碼相機,如顯微鏡下或大體照片等;2)來自采樣軟件,如powerlab的動作電位圖、血壓圖等;3)來自統(tǒng)計作圖軟件,如Excel的柱狀圖等。
操作的三大原則:1)原始圖像要保留,修改后的圖像務必另存而不要覆蓋原始圖像;2)盡量減少保存次數(shù),以免損失圖像質量,可以多處修改,一一完畢后再做存盤;3)所有操作不得使圖像失真,任何影響圖像真實性的修改都是不允許的。
任何修改工作都是在原始圖像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如果原始圖像質量不佳,那必將事倍功半。下面對有利于原始圖像質量的細節(jié)略做介紹。不同來源的圖像,其注意點也不一樣,因此分開討論。
1)來自照相的 獲得的數(shù)碼文件多是在顯微鏡視野下采集的,因此聚焦和暴光是必須要考慮的。顯微鏡下景深極淺,意味著聚焦清晰不能依賴于小光圈,而應靠精細調(diào)節(jié)顯微鏡。注意應使照相通道和目鏡觀察通道相一致,即目鏡下最清晰時拍照也最清晰。拍照時相機應選擇最大光圈,廣角端。不要使用望遠變焦,它使得視野變小且放大倍數(shù)難以計算。聚焦不清的另一主要問題在于相機的抖動。雖然一般相機都固定在顯微鏡上,但按快門時的手震有時仍不可忽視,這時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利用相機的自拍功能,按下快門之后經(jīng)倒數(shù)計時后正式拍攝。暴光時間的選擇在一般的明視野下可由相機的自動暴光決定;而暗視野下有時需要高達幾分鐘的暴光時間,這是一般數(shù)碼相機達不到的,只能通過專業(yè)的CCD系統(tǒng)并用軟件幫助采集圖像。一些軟件可以用來修改暴光不足的照片,但暴光過度往往使圖像細節(jié)丟失。顯微鏡下拍攝時閃光燈不起作用,將它關閉。通過白平衡,一般不會產(chǎn)生嚴重的偏色。另外,由于鏡頭的原因,邊角處難免會有失真,因此,請保證目標在視野正中,鏡頭成像最佳范圍內(nèi),而無須鋪滿整個視野,現(xiàn)在的數(shù)碼相機的像素值已經(jīng)足夠高了。
2)來自采樣軟件的 采樣軟件所采得的原始圖形一般儲存在特定格式的文件中,通過該軟件或配套的分析軟件打開。有的采樣或分析軟件可以將圖形直接輸出到Word或Photoshop中,但有的則不能。這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抓屏或抓圖軟件來獲取。通過采樣軟件獲取的圖形輸出后僅做些切割、拼合的工作,不應該做更多其它的修改。圖形在采樣軟件中可以通過改變x軸和y軸的縮放比改變形狀,因此一組圖片應該選擇統(tǒng)一的標準,并且標注x, y軸的標尺。圖形的精細程度和采樣頻率相關,采樣頻率越高,圖片越精細。圖片中不必要的顏色信息可以在Photoshop中丟棄。
3)來自統(tǒng)計作圖軟件的 常用的統(tǒng)計作圖軟件包括Origin、Sigmaplot、Excel等。這些軟件作的圖一般都可直接輸出到Word及Photoshop中。統(tǒng)計圖的標注等應多在統(tǒng)計軟件中完成,輸出后不宜多做修改。圖中盡量不要用顏色或灰度來區(qū)別組間,而多利用形狀特征。如Excel的柱狀圖,選擇“填充/圖案”,里面有足夠多的選擇項。
九、生存曲線的作圖方法
可以來做生成曲線的軟件很多,比如SAS,STATA,SPSS等。這里以SPSS為例,介紹生存曲線的做法。
1)分別將隨訪天數(shù)(TIME),結局變量(YES or NO),不同分組及處理方式(TREAT)輸入軟件。激活Statistics菜單選Survival中的Kaplan-Meier...項,彈出Kaplan-Meier對話框。將各個數(shù)值輸入對應的對話框中,再點擊OK鈕即完成分析。
2)對軟件生成的生存曲線,可以進行手動編輯,雙擊需要調(diào)整的曲線,可以選擇合適的風格(style)及顏色(color)。
3)將圖像用photoshop打開,選擇文字工具,給圖像加上標題、副標題及坐標值說明。標題及副標題字體為Arial, 12號,其他字體均為Arial, 8號。
4)采用各種選擇工具(如矩形選擇工具)來調(diào)整圖像中不同標題及坐標的相對位置。
5)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分辨率,一般為300(DPI)。這是我做的一張生存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