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鏡頭畫幅
可以的。但是有幾點問題需要注意。
得買佳能卡口的鏡頭,這個是最基本的。
三陽14 F2.8是全畫幅鏡頭,佳能600D是APS-C畫幅相機,在600D上焦距需要乘以1.6的系數(shù),也就是說三陽14 F2.8在600D上等效1.5畫幅焦距為22mm,但是光圈不變。
三陽14 F 2.8沒有鏡頭馬達,也不支持機身馬達驅(qū)動,所以在600D上只能手動對焦。
2. 電影畫幅高寬多少
為電視而制的電影和動畫的寬高比是1.33:1,標準電影的寬高比是1.85:1,而史詩大片則是2.35:1,請根據(jù)每一種寬高比計算出一個畫幅模板的大小,并且算出每一種制式被切掉部分的大小。
3. 電影鏡頭畫幅是什么
APS是一個統(tǒng)稱,像APS-C,APS-H都屬于APS.APS系統(tǒng)是當年柯達聯(lián)合富士、佳能等幾家日本相機廠商推出的一個有別于120、135規(guī)格的傳統(tǒng)膠片攝影體系,它包括APS相機、APS膠卷、APS規(guī)格(或兼容)的后期沖印等,組成一個完整的攝影系統(tǒng)。
而APS畫幅指的是成像面積大小,一般APS底片或CCD可成像區(qū)域在16.7mm x 30.2mm左右.也只就只有全畫幅的二分之一或者兩者之間的尺寸.24-70/2.8是全畫幅鏡頭,也就是是和傳統(tǒng)135畫幅相同.14-24也是全畫幅.16-85VR是APS畫幅,和D300配的話,這幾個鏡頭都適合,不過全畫幅的鏡頭用在D300上,廣角端要打折扣,視角有變化,其焦距要乘以系數(shù)1.5,其結(jié)果就是相當于全畫幅時的焦距.和D300配的話,還是16-85更適合.
4. 電影鏡頭畫幅怎么調(diào)
1. gt大師探索版有全屏拍照。
2. 打開相機,頂部點畫幅圖標顯示四種模式:4:3,1:1,16:9和full,full就是全屏模式。
3. 全屏模式比正常的長方形構(gòu)圖有著更大的長寬比,有助于簡潔背景、突出主體、增強透視效果,對于表現(xiàn)縱向高、深、遠豎構(gòu)圖呈現(xiàn)的崇高、莊嚴、深遠、緊迫等視覺感受,有非常突出的放大作用,容易在觀感上給人以怦然心動的類似電影視角的大片感。
5. 電影鏡頭畫幅比例
一、早期電影的銀幕比例為1.33:1(4:3);
1、在電影剛剛出現(xiàn)的年代,所有電影的畫面大小形狀都是差不多的。我們一般把畫面寬度和高度的比例稱為長寬比(Aspect Ratio,也稱為縱橫比或者就叫做畫面比例)。從19世紀末期一直到20世紀50年代,幾乎所有電影的畫面比例都是標準的1.33:1(準確地說是1.37:1,但作為標準來說統(tǒng)稱為1.33:1)。也就是說,電影畫面的寬度是高度的1.33倍,這種比例有時也表達為4:3,就是說寬度為4個單位,高度為3個單位;這種畫面比例后來被美國電影藝術(shù)和科學(xué)學(xué)院所接受,稱為學(xué)院標準(Academy Standard);
2、20世紀50年代,剛剛誕生的電視行業(yè)面臨著采用何種屏幕比例作為電視標準的問題。為了方便把電影搬上電視屏幕,美國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NTSC)最后決定采用學(xué)院標準作為電視的標準比例,這也就是4:3電視畫面比例的由來。這個比例一直到今天仍是電視的主導(dǎo)標準;
二、變形寬銀幕的出現(xiàn)
1、隨著電影通過電視屏幕迅速進入家庭,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發(fā)現(xiàn)電影院里的觀眾開始大量流失。為了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他們想出了新主意:立體電影和寬銀幕電影。這兩種電影的試驗實際上從20年代就開始了,但直到50年代才受到真正的重視。當然立體電影并未真正的成為大眾消費的主流,寬銀幕卻一直傳承下來;
2、變形寬銀幕電影是指用變形球面鏡頭拍攝,把圖象在水平方向擠壓,使得畫面能適合于1.37:1的膠片,如果對著光源直接看電影膠片的話,圓體看起來就會象又瘦又長的橢圓型。當播放影片時,就用帶有變形鏡頭的電影播放設(shè)備,利用光學(xué)原理重新把圖象拉寬放映,使圖象回到原來的縱橫比。其他畫面比例還有1.66:1和2.20:1(70毫米膠片)等,但我們的介紹集中于1.85:1和2.35:1就行了;
3、實際上也有一些相反的情況:你在4:3的電視上能看到比寬銀幕電影更多的內(nèi)容。這是因為有些導(dǎo)演(包括詹姆斯·卡梅倫)會使用超級35毫米攝影機來拍電影,這樣得到的原始膠片就是4:3的,在電影院里用寬銀幕格式放映的時候?qū)嶋H上是裁取了4:3畫面的中間一塊
4、等到制作DVD的時候使用的是原始膠片,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比電影院中更多的東西。畫面中的白框顯示了2.35:1的畫面所裁切的部分;目前來說采用4:3銀幕比例的電影已經(jīng)基本退出歷史舞臺,
6. 大畫幅電影鏡頭
大畫幅鏡頭能用在全畫幅上。
18-200鏡頭可以用在全畫幅機身。這樣的配置也能拍照,但是由于是APS-C畫幅鏡頭,安裝到全畫幅機身上,會導(dǎo)致全畫幅相機降低像素。拍照會有嚴重的暗角和黑邊,照片不能正常使用。
如果必須要用,應(yīng)在菜單上關(guān)閉自動轉(zhuǎn)換APS格式;同時盡量不用18端,因為有黑邊;調(diào)整鏡頭焦距,轉(zhuǎn)到?jīng)]有黑邊了,焦距大約是27mm,200mm端沒有變化。
7. 普通電影畫幅
電影畫幅尺寸分為兩種:1.85畫幅和2.35畫幅,前者是稱為遮幅,就是俗稱的窄銀幕,在影院觀看時,電影左右會有黑邊,是膠片電影時代普遍采用的畫幅,如現(xiàn)在上映轉(zhuǎn)制的《侏羅紀公園》,雖然加了3D效果,但是片子仍是上個世紀的片子,畫幅仍是1.85.現(xiàn)在上映的影片,一些小制作還在采取這種畫幅,另外動畫片也廣泛采用1.85畫幅,例如新上映的藍精靈2,之前的瘋狂原始人 怪獸大學(xué)等動畫片。 之外就是一些大導(dǎo)演為了特意追求特殊的藝術(shù)效果,電影構(gòu)圖的需要采用的1.85窄畫幅,例如《少年派》
2.35俗稱寬幅,就是普遍的寬銀幕電影,現(xiàn)在主流的電影畫幅,現(xiàn)在國內(nèi)外新上的主流影片基本都是采用這種畫幅,代表作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例如小時代、中國合伙人、速度與激情、十二生肖、一代宗師等等太多了!
8. 電影全畫幅鏡頭
基本參數(shù) 型號 FE PZ 28-135mm F4 G OSS 鏡頭定位 APS畫幅 鏡頭用途 標準鏡頭 應(yīng)用類型 微單鏡頭 鏡頭結(jié)構(gòu) 12組18片 最小光圈 F22 最近對焦距離 40(W)-9.5(T) (AF/MF) 焦距范圍 APS-C畫幅下的35MM規(guī)格換算焦距:42-202.5mm 最大放大倍率 約0.15 視角 視角(APS-C畫幅):54°-12°,視角(35mm等值):75°-18° 光圈葉片數(shù) 9片 防抖 支持 其它參數(shù) 重量 1215g 外觀尺寸 Φ105×162.5
9. 電影攝影機畫幅
16:9和4:3的區(qū)別就是長寬比不同 顯示的區(qū)域不同,16∶9更符合人的視角 一般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基本上都是16:9的 在家看的電視節(jié)目大多都是4:3的(CRT電視機)
800×600、1024×768、1280×1024、1600×1200等,是4:3
1440×900、1680×1050、1920×1200等,是16:9 下載電影時候 后面會有提示分辨率是多少的 對照這個 就可以知道了
用16:9的機器來看4:3的電影時不是被拉伸變形了就是左右兩邊有空區(qū)
用4:3的機器來看16:9的電影時不是看不見左右兩邊的東西 要不就是上下有空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