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型鏡頭和d型鏡頭
比較簡單的來說,G口的是配備超聲波對角馬達的鏡頭,在機身不帶馬達的情況下可以自動對焦,而D口鏡頭比較老了,本身不帶馬達,所以需要依靠機身馬達對角,如果使用D5100之類沒有機身馬達的相機就不能自動對焦。
兩者在成像上有區(qū)別,但是并不是非常明顯,主要是在邊緣處理上面會好一些。
而且在比較新的相機上面,使用1.8D的鏡頭由于光線控制設計比較老,會出現跑焦的現象,特別是在光線偏弱的時候。G口的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傮w來說,如果你用的是一個中低端單反而且短時間不打算升級,機身本身有帶有馬達比如D80 D90,那你完全可以搞一個50 F1.8D用著,否則(用的不帶馬達的相機或者打算短期升級或已經是高端)可以直接上50 F1.8G或者50 F1.4G。
2. 尼康d型鏡頭和 g型鏡頭區(qū)別
尼康的g頭相對d頭算是比較新的鏡頭,至少跨越了一個時代,簡而言之,g頭內置超聲波馬達。不但可以機身驅動對焦,鏡頭本身也可以自動對焦,在光學素質方面,鏡頭結構略有調整,整體重量上變化不大,光學素質肯定比老頭好很多,尼康d頭是老一代鏡頭,沒有超聲波馬達,只能靠機身驅動自動對焦。但是那個年代鏡頭的用料絕不馬虎,都是光學玻璃,拿在手里很有分量。
3. g型鏡頭和d型鏡頭哪個好
DG,該鏡頭對應全畫幅機身像場的意思,APS-C專用的就是DC;
HSM,搭載了適馬自己的超聲波馬達;
ART,適馬新產品先之一,著重藝術效果和光學性能,犧牲便攜(800多克的50ART就是典范);
OS,搭載了適馬自家的光學防抖。
4. 尼康d型和g型鏡頭
D=D型鏡頭 G=G型鏡頭
D型鏡頭:Distance 焦點距離數據傳遞技術
代表鏡頭可回傳對焦距離信息,作為 3D(景物的亮度,景物對比度,景物的距離)矩陣測光的參考以及 TTL 均衡閃光的控制。1992年推出。
G型鏡頭
與D型鏡頭不同的是,該種鏡頭無光圈環(huán)設計,光圈調整必須由機身來完成,同時支持3D矩陣測光。這樣的設計減輕了鏡頭重量,降低了生產成本。該種鏡頭與膠片機的F6、F5、F100、F80、F65、F60、F55、F50、F401、PRONEA和數碼全副、數碼APS系統(tǒng)機身完全兼容,對于F4、F90\F90X、F70、F801和F-601等機身,只能使用程序曝光和快門優(yōu)先曝光模式。G型Nikkor鏡頭操作更為簡便,理論上沒有誤操作,因為它無需手動設置最小光圈。這是塑料AF鏡頭的延續(xù),針對那些幾乎從不手動設置鏡頭的攝影者?,F在Nikon有將G型頭推廣的趨勢。
現D頭不再開發(fā)新品種,新頭都是G頭且?guī)хR頭馬達,所以可以認為新出的帶G的頭能兼容現在無機身馬達的D3000、D3100、D5000、D5100。但前綴是否是AF-S才是判斷是否帶鏡頭馬達的標準。
5. g型鏡頭和d型鏡頭的區(qū)別
這個不好說,看你那場效應管什么結構什么型, N P 一般是結構,要分要用到萬能表哦!
一般柵極G好確定
G極是在絕緣層上覆蓋一層金屬并引出的電極就是柵極
源極S和漏極D區(qū)分,只是個人分析找極法:
一般有NMOS增強型是在柵極G,源極S上加上的正極,用萬能表可以測得,剩下的就是漏極D了, NMOS耗盡型應該也是!
N型不管是增強還是耗盡正極一般為漏極D,負極為源極S,柵極G為正極的是增強型 為負極的是耗盡型!
P型不管是增強還是耗盡正極一般為漏極S,負極為源極D,柵極無!
結型N溝道正極一般為漏極D,負極為源極S 柵極G為負
結型P溝道負極一般為漏極D,正極為源極S 柵極G為正
知道以上應該可以分出了吧
6. g鏡頭和d鏡頭的區(qū)別
那個要看攝像頭的手冊,商家賣攝像頭給你的時候通常會給你提供模塊資料和驅動代碼的,如果沒提供就找他要。
7. g頭和d頭 單反鏡頭
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區(qū)別:
1、變焦鏡頭可以實現焦距在一段范圍內的調整,而定焦鏡頭不可以。所以在便利性上變焦鏡頭勝出,尤其是有一些地方沒辦法進退的時候。
2、成像效果比較,如果是廉價變焦和廉價定焦頭,廉價變焦光圈基本上都不是恒定的(也有個別恒定的,如副廠的變焦頭),廉價定焦頭在光圈上就要勝出廉價變焦頭。如果是變焦牛頭,和廉價變焦頭相比,比較的前提也是要在相同最大光圈條件下相比,而且要看變焦頭用了多少組鏡片,用了多少高精尖工藝,在這樣的情況下,畢竟變焦牛頭再牛,最大光圈上也通常要小于定焦頭,一個變焦牛頭要做到廉價定焦頭的恒定1.8光圈,成本太高。但這不代表變焦牛頭的畫質成像效果會差于廉價定焦頭。變焦牛頭和定焦牛頭,在畫質上定焦牛頭要勝出變焦牛頭,當然也可能有例外。所以不能單純的泛泛而談比較,要結合一些特定的約束,比較才有意義。鏡頭的比較還離不開鏡頭的設計用途,例如尼康的定焦頭,就有手動頭,有D頭,有數碼頭G頭。G頭是為數碼單反優(yōu)化的。說說18-55和50這兩個頭,前者是大多數入門單反的標配頭,后者是號稱人類光學設計的精華。任何鏡頭光比較焦距而不限定光圈的行為都是耍流氓。兩者的差別在于前者是最大光圈和焦距有關,后者是恒定光圈1.8或者1.4,大光圈影響進光量和景深,如果要背景虛化的比較飄渺,還是非50莫屬。在現場環(huán)境光比較暗的情況下,占據優(yōu)勢。關于子小的回答想說幾句,首先,變焦鏡頭不是無數個定焦鏡頭的組合。變焦鏡頭也有廉價的。在撇開光圈、適用機型等限定談成像基本都是不負責任的。18-55覆蓋廣角和中焦,而50只是標準視角,接近人眼視角(指全幅相機而言),50一樣可以拍風景,不僅限于拍人像。50更多的是用來掃街,記錄人文。50用來拍人像,僅僅是因為光圈的虛化效果好,隨著焦距的增加,相同光圈下,由于景深的關系,虛化會更好。定焦頭里只有50 1.8是屬于性價比最高的鏡頭,但性價比通常是大家喜歡津津樂道的,真正的攝影愛好者是沒法講究性價比的,你會發(fā)現一分錢一分貨。如果說變焦鏡頭是干活用,定焦是創(chuàng)作用,這形容也不恰當。君不知,在商業(yè)攝影領域,通常都是用定焦頭拍攝(例如用60微距,105微距),定焦頭(尤其是中焦及長焦)的鏡頭畸變非常小。
8. g鏡頭和d頭是什么情況
G18K表示該戒指是18K金的,D0188ct表示該鉆戒的主鉆為18.8克拉;0.012ct表示輔鉆大小為1.2克拉?! ?8K是指珠寶首飾中黃金的純度為18k。18K不是重量,而是比例。理論上,100%的黃金含量為24K。而實際上,不可能有100%純度的黃金,我們國家規(guī)定:99.6%(含)以上純度的黃金為24K。18K即黃金占比是24分之18,18/24=0.75,即千分之750。因此,18K金的標記為AU750、18K或G750字樣?! t為克拉的意思,1克拉(ct)=0.2克(g)。把一克拉平均分成一百份,每一份是一分,商場價簽上標的0.3ct,0.4ct就是所說30分40分.重量也有級別之分,0.30ct-0.39ct,0.40ct-0.49ct,0.50ct-0.69ct,0.70-0.89ct,0.90-0.99ct,1.00ct-1.50ct,1.50-2.00ct(每一級別分別由逗號隔開,不是一個級別的,就算差一分,價格也會相差很多,這就是為什么象0.48~0.49,0.68~0.69,0.88~0.89......會很難買到的原因)而在鉆石的證書上,鉆石的重量都精確到小數點后的第三位。
9. 什么是g型d型鏡頭
行車記錄儀a/g插孔它是音頻插孔。這代表你的行車記錄儀是有錄像并且錄音功能的。一般的行車記錄儀對路面進行拍攝時,會有一個麥克風記錄車內的對話。當你使用記錄儀進行回放的時候,音頻信號就需要插孔聽上耳機進行收聽。這個ag插孔就是聽耳機的。
10. 相機鏡頭g和d
*.GTL:頂層元件面 *.GBL:底層焊接面 *.GTO:元件面字符 *.GTS:元件面阻焊 *.GBS:焊接面阻焊 *.GBO:焊接面字符 *.APT:D碼表文件 *.G?: 機械某層 *.A??:各層的D碼表 *.GM?:中間某層 *.GDD:地線層 *.GPW:電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