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鏡頭有畫幅問題嗎怎么解決
全畫幅(或稱全片幅,135全畫幅,英語:Full frame,德語:Kleinbild Film)是一個攝影方面的術(shù)語,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guī)格。這一規(guī)格被用于描述鏡頭的成像圈指標(biāo)和感光元件的尺寸。
半畫幅又稱APS畫幅,指的是基于“APS系統(tǒng)”的成像面積。
APS膠卷有三種尺寸,C、H、P。H型是滿畫幅(30.3×16.6mm)長寬比為16:9,C型是在滿畫幅的左右兩頭各擋去一端,使長寬比為3:2,P型是滿幅的上下兩邊擋去個一條,使畫面長寬比例為3:1。
全畫幅鏡頭可以使用在半幅相機機身上,但是半幅鏡頭,使用在全畫幅機身上,就讓全畫幅相機只能使用半幅模式了。
看鏡頭型號就可以直接看出來是不是全畫幅鏡頭。
以常見的尼康佳能為例子
尼康現(xiàn)售的單反鏡頭,所有的半幅鏡頭,都有DX字樣
佳能現(xiàn)售的單反鏡頭,所有的半幅鏡頭都有EF-S字樣
微單相機不在我了解的范圍之內(nèi),幫不了你
2. 鏡頭畫幅要與相機一樣才能用嗎
2470鏡頭可以用在半畫幅相機上。24-70鏡頭都是全畫幅鏡頭,它完全可以用在同一卡口的半畫幅相機上,不會存在任何兼容性問題,甚至還能克服鏡頭邊緣成像較差的通病。當(dāng)然,這枚鏡頭用于半畫幅相機上,等效半畫幅焦距為36-105毫米,視野縮減了不少。
3. 相機畫幅有什么影響
沙姆定律只適用于使被攝體的一個面在影像上得到全面合焦,即從被攝體最近點到最遠(yuǎn)點都可以完全清晰地表現(xiàn),不論這個面在哪個方向上。
而對于要同時提高兩個以上的面的清晰度時,則無能為力。此時還要縮小光圈配合。 一、沙姆定律介紹 所謂沙姆定律就是當(dāng)被攝體平面、影像平面、鏡頭平面這三個面的延長面相交于一直線時,即可得到全面清晰的影像。利用沙姆定律拍攝,從最近處的小草沙礫,到最遠(yuǎn)處的山石灌木都能確保持纖毫畢現(xiàn),這對于普通的照相機和鏡頭而言,即使是最小光圈也無法做到。而對于古老而靈活的大畫幅相機而言,只要三個平面匯聚在一起,即使是最大光圈,也依然可以獲得極大的清晰范圍。由于這個規(guī)律是1894年,由奧地利檢測員沙拇弗洛格首先發(fā)現(xiàn)的,所以被人們稱作“沙姆定律”或“沙氏定理”。沙姆定律所謂的三個平面,即:被攝體平面(景物)、膠片平面(后組部分)以及鏡頭平面(前組部分)匯聚于照相機下面的一個假想點,擺前調(diào)整量越小,后組的擺動幅度就越大,后組擺動幅度小,前組的擺動幅度就大。運樣,三個平面相交于一點,能夠使傾斜的被攝體獲得最大的清晰范圍。事實上,這種改變焦平面位置的技術(shù)不同于常規(guī)的景深概念,它具有更加靈活的特點?;凇吧衬范伞奔巴敢曊{(diào)整兩大法則,大畫幅相機可以利用平移、升降、俯擺,甚至垂直旋轉(zhuǎn)等方式拍攝出各種具有超常視覺效果的照片?! ?二、沙姆定律技術(shù)要點 相機的選擇。能夠?qū)崿F(xiàn)“沙姆定律”的不僅僅是大畫幅相機,一些具有調(diào)整功能的中畫幅相機及135相機使用的部分移軸鏡頭也可以不同程度地實現(xiàn)這一法則。其中,單軌大畫幅相機在調(diào)整的靈活性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前組的調(diào)整。擺前的調(diào)整對鏡頭的照蓋范圍的影響非常重要,尤其是遠(yuǎn)處的景物很容易出現(xiàn)“遮擋”,應(yīng)密切觀察聚焦屏效果。后組的調(diào)整。后背的調(diào)整也能增加傾斜的被攝體平面景深,或者改變影像的形狀。所以“沙姆定律”要組合前組和后組的調(diào)整,才能以最小的照蓋力獲得最大的清晰范圍?! ?/p>4. 鏡頭都是全畫幅的嗎
全畫幅36×24 mm尺寸
(或稱全片幅,135全畫幅)是一個攝影方面的術(shù)語,指的是感光面積為36×24 mm尺寸大小的規(guī)格。
現(xiàn)在一般指稱全畫幅,更多是為了與以下情況進(jìn)行區(qū)分:
同樣使用135底片的半幅用法;
攝像中使用的Super 35規(guī)格;
數(shù)碼時代,兼容同樣鏡頭的APS-C規(guī)格機身。
由于這一規(guī)格的大規(guī)模使用,通常說的35mm等效焦距也是將其他底片格式上的焦距按照視角換算到這一系統(tǒng)上對比。
5. 全畫幅鏡頭中畫幅能用嗎
佳能R10是半畫幅微單,它既可以使用半畫幅鏡頭,也可以使用全畫幅鏡頭。佳能的半畫幅相機和全畫幅相機的鏡頭卡口是一樣的,但由于半畫幅鏡頭像場專門針對半畫幅相機,不能用在全畫幅相機上,反之,全畫幅鏡頭則可以安裝在半畫幅相機上,這是在鏡頭通用性方面佳能與尼康、索尼相機的不同點。
6. 鏡頭有畫幅問題嗎怎么解決視頻
打開畫面設(shè)置,然后更換畫幅比例。
7. 全畫幅的鏡頭不可以用在半畫幅的機身上
全畫幅相機裝半畫幅鏡頭的弊端是:會降低像素。當(dāng)全畫幅相機切換為半畫幅模式后,它的直接影響就是畫幅有裁切,像素有損失,因為當(dāng)半畫幅鏡頭用于全畫幅相機時,由于半畫幅鏡頭的像場無法覆蓋全畫幅的CMOS感光元件,其四周是沒有像素的,這時只有將覆蓋不到的部分裁切才能完整地呈現(xiàn)圖片。
8. 畫幅和鏡頭有關(guān)嗎
像素的大小和機身和鏡頭都沒直接關(guān)系。
首先,小日本的廠家基本決定了幾個常用的感光元件大小。譬如全畫幅的大小和35mm的膠卷相當(dāng),而APSC則是柯達(dá)末期出的一款膠片的名稱,這面積較35mm小,對鏡頭的要求也較小,從而降低成本。APSC膠片從未真的被普遍接受,但在單反的發(fā)展過程,因為初期的科技及成本限制,在數(shù)碼單反成了主力。但是在整個相機來說APSC或全畫幅的大小差別沒那么大,所以不是直接影響相機大小的原因。至于鏡頭是湊合感光元件的大小而設(shè)計,不是元件湊合鏡頭。但感光元件大小的概念和像素大小又是兩回事。在固定的面積里,不論是全畫幅或APSC,像素的數(shù)目越多,像素也就越小。這也就出了矛盾。很多人的錯覺是像素越多越好,其實是個誤區(qū)。像素過多時就會太小,吸收的光能也變小,成像的層次差了,而噪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