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反高速連拍和低速連拍
檢查單反相機的基本設置以及工作狀態(tài)。通過固定的小型按鍵結合撥盤來選擇好連續(xù)拍攝方式。而常見的連拍功能在佳能EOS數碼單反相機上顯示為高速連拍-低速連拍,按需選擇既可。
2. 單反相機高速連拍
不同類別和檔次的相機,最高連拍速度都會有一定限制。普通入門級數碼單反相機,連拍速度平均每秒4張左右。較專業(yè)的數碼單反相機,連拍速度可達到每秒7張左右。
相機連拍速度的快慢,主要與相機本身的硬件有關,包括相機畫幅的大小、相機的緩存、處理器性能等。對數碼單反來說,DX格式相機由于其影像傳感器尺寸小,反光板尺寸也較小,連拍速度比較容易提高,而全畫幅相機要提高連拍速度難度較大。微單沒有反光板。因此連拍速度較快,如奧林巴斯E-M5可達到每秒9張的連拍速度,已經超過了一般的中高端單反,可見連拍速度與相機硬件設計及制作成本等有關。除此以外,它還與攝影者拍攝時設定的參數有關。盡管照相機硬件性能無法改變,但實際拍攝時,攝影者仍可通過靈活設定相機參數等提高連拍速度。
選擇合適的儲存方式
相對來說,拍攝時選擇較小尺寸文件保存,有利于提高連拍速度。這是因為文件尺寸小,照相機處理圖像文件會比較輕松,連拍速度自然得到提高。需要連拍時可針對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圖像大小。
另外,圖像文件不同的存儲格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照相機連拍速度,相對來說選擇RAW格式儲存時,連拍速度會受到一定影響。一般拍攝前幾張問題還不大,如繼續(xù)拍攝則很容易出現“卡住”現象。而以JPEG格式儲存文件,則會比較流暢而不易卡住。這是由于前者文件容量較大而后者容量較小,因此,在拍攝時需針對實際情況靈活處理以確保提高連拍速度。
選擇高速卡
應該說一般性的連拍,比如說一次連拍3-5張,然后等下再拍一輪,以這種間歇性頻率拍攝,使用普通儲存卡沒什么問題。因為拍攝少量照片時相機會先快速記錄于緩存中,然后逐漸寫入儲存卡而不至于影響連拍速度。如果一下需連拍十多張甚至上百張時,選擇高速卡可滿足相機一邊拍攝一邊快速儲存的要求。高速卡的優(yōu)勢,就在于能滿足較長時間連拍要求。
改變圖像區(qū)域
以攝影者中使用較多的尼康D800相機為例,選擇全畫幅拍攝,連拍速度每秒為4張;選擇1.2X畫幅時,每秒連拍速度可達5張;如選擇DX畫幅拍攝,則每秒連拍速度可達到6張。當然,如果改變圖像區(qū)域后,取景時鏡頭視角會相應變窄,這時應及時通過變換焦距確保畫面視角,避免構圖時信息含量減少。此外,當選擇較小區(qū)域成像后,照片像素也將相應減少,對此應有所預計有所考慮。
3. 單反的高速連拍用在哪方面
答:區(qū)別如下:高速連拍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拍攝多張照片,拍攝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幾十張甚至每秒幾百張,可以捕捉動態(tài)物體的連續(xù)變化,是拍攝運動物體的有效手段。
低速連拍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拍攝多張照片,拍攝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幾張,可以捕捉靜態(tài)物體的細微變化,是拍攝靜態(tài)物體的有效手段。
4. 單反高速連拍是不是很傷相機
原因分析
佳能EOS R7有效像素高達約3250萬,基于DIGIC X數字影像處理器的高速處理能力,電子快門下連拍速度最高可達到約30張/秒。達到了專業(yè)機型EOS R3的水平。機械快門下,連拍速度可達最高約15張/秒,連拍速度甚至超過了專業(yè)機型EOS R3。
機械快門/電子前簾快門:1/8000至30秒、B門;電子快門:1/16000秒、1/8000~30秒、B門(1/16000秒的快門速度僅限Tv及M模式,HDR模式、對焦包圍或改變光圈時保持曝光的情況下,最高快門速度為1/8000秒),機械快門閃光同步速度:1/250秒,電子前簾快門閃光同步速度:1/320秒 ,電子快門無法進行閃光同步
5. 相機高速連拍是什么
高速連拍跟拍攝視頻絕對是兩個原理。 高速連拍指的是在一秒之內,相機連續(xù)拍攝幾張換面。也就是說在這一秒之內,相機的快門要開合很多次。 視頻拍攝時,快門應該是一直打開的,圖像源源不斷地被記錄下來。所以對快門沒有傷害。 當然,網上有很多網友,尤其是國外網友,把相機高速連拍下來的畫面通過軟件連接起來,做成視頻,這是另外一回事,與相機本身的高清拍攝時兩回事。
6. 單反高速連拍和低速連拍哪個好
圖示的是高速卡,SD卡區(qū)分普通卡和高速卡主要是看表面印刷指標或者測試速度,一般向上箭頭下方開口圓圈里的數字是用來表示速度登記的,10代表的是高速卡。SD2.0的規(guī)范中對于SD卡的性能上分為如下若干個等級,不同等級能分別滿足不同的應用要求: Class 0:包括低于Class 2和未標注Speed Class的情況; Class 2:能滿足觀看普通MPEG4 MPEG2 的電影、SDTV、數碼攝像機拍攝; Class 4:可以流暢播放高清電視(HDTV),數碼相機連拍等需求; Class 6:滿足單反相機連拍和專業(yè)設備的使用要求; Class 10:滿足更高速率要求的存儲需要。 Class4最低寫入為4MB/s,Class10表示最低寫入為10MB/s。目前主流TF卡的速度等級為Class10以及更高速度的UHS-1。 SD卡和TF卡不同點主要有: 1、名稱區(qū)分:SD卡即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中文翻譯為安全數碼卡。TF卡即T-Flash又稱MicroSD,是一種記憶卡。后改稱為TransFlash。 2、外觀區(qū)分;SD卡體積為24mm×32mm×2.1mm;TF卡體積為15mm×11mm×1mm。 3、起源區(qū)分:SD卡由日本松下、東芝及美國SanDisk公司于1999年8月共同開發(fā)研制。TF卡由Motorola與SanDisk(閃迪)共同推出的最新一代的記憶卡規(guī)格。2004年推出。 4、定義區(qū)分:SD卡是一種基于半導體快閃記憶器的新一代記憶設備。TF卡是極細小的快閃存儲器卡,采用SanDisk最新NAND MLC技術及控制器技術。 5、用途區(qū)分:SD卡被廣泛地于便攜式裝置上使用,例如數碼相機、個人數碼助理(PDA)和多媒體播放器等。TF卡主要于手機使用,但因擁有體積極小的優(yōu)點,隨著不斷提升的容量,慢慢開始于GPS設備、便攜式音樂播放器和一些快閃存儲器盤中使用。 6、安全區(qū)分:SD卡有寫保護開關。TF卡沒有,但是TF卡可以通過卡套,轉換成SD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