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ny外置鏡頭
使用Sony攝像機作為U盤來傳輸數據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打開攝像機:確保您的Sony攝像機已經打開,并且具備USB數據傳輸功能。
連接U盤:將U盤插入攝像機的USB接口上。
進入USB模式:在攝像機屏幕上,找到菜單選項并進入攝像機設置。在設置菜單中,找到“USB連接”選項,然后選擇“U盤模式”選項。這將啟動U盤模式,并且您的攝像機現在將被識別為外部存儲設備。
訪問U盤:您可以使用電腦或其他設備來訪問您的U盤。連接攝像機和設備之間的USB連接,然后在您的設備上打開文件資源管理器,您可以找到您的U盤并打開它。從這里,您可以瀏覽、復制和粘貼您需要的文件。
結束使用:完成數據傳輸后,您可以將U盤從攝像機中取出,然后退出U盤模式。
請注意,不同型號的Sony攝像機可能具有不同的設置選項和界面,因此您需要根據您的攝像機型號和軟件版本來選擇正確的設置選項。
2. 索尼裝鏡頭
不可以。
索尼官網自營鏡頭,沒有開展以舊換新的項目。
3. sony手機外置鏡頭
默認儲存器只能控制相機,下載的存放位置。軟件安裝位置由寫APP的人決定,一般會直接存在手機內存上,為了運行速度快點。要裝個清理大師做軟件搬家才行。
4. sony鏡頭怎么裝
不能更換鏡頭。索尼dsc-hx300是數碼卡片相機,它的鏡頭是集成在機身上的,是不可拆卸鏡頭相機,這也是卡片相機與單反微單的本質區(qū)別。
5. sony手機外置攝像頭
有手機外置攝像頭,是WiFi無線連接的索尼qx100
6. 索尼外置鏡頭
可以外接鏡頭,
鏡頭直徑:74mm(含轉接環(huán))
可轉換鏡頭:
通過轉接環(huán)可外接鏡頭廣角鏡VCL-DH0774,長焦鏡VCL-DH1774
對焦范圍
廣角端50cm-無窮遠,長焦端120cm-無窮遠。
7. 索尼攝像鏡頭
索尼70350鏡頭更好一些。
安裝到索尼a7m3上使用也沒有問題,感覺就是拍攝一些運動的物體時,沒有安裝在索尼6400上面拍的清晰。這個鏡頭我的使用感受就是比起70200可以打到好多新的東西,打個飛機,燕子,麻雀或者在足球場拍個運動員什么的,一流清晰,拍的對象一般感覺不到的,超級愉快。
8. 索尼外置相機
一、PAL還是NTSC?
這是一個很多人不了解的問題。本人在此也不打算說太多理論。簡單來說,如今的液晶電視和電腦都是1920*1080高清起步的,并且也不存在逐行掃描還是隔行掃描,因此PAL和NTSC關于分辨率抑或是逐行/隔行掃描的問題都不再那么重要。對于視頻拍攝者來說,如今兩大制式只剩下唯一重要的參數就是幀率了。
PAL(中國標準)對應的幀率分別為:25、50、100。當然某些高碼率攝像機還能去到200甚至更高。
NTSC(美、日標準)對應的幀率分別為:24、30、60、120。同樣某些高碼率攝像機還能去到更高。
很多人都會想,既然分辨率都一樣,肯定選NTSC啦,畢竟幀率120可比100高了不少。拍起慢動作來就可以更慢了。這個想法是沒有太大毛病的,因為目前通過后期軟件調整,即便是前期用NTSC制式拍攝的也可以后期調成適合中國電視節(jié)目播放的制式,畢竟軟件那么強大。
但問題往往不是想象得那么簡單。
在中國,交流電的頻率是50赫茲,而美日是60赫茲。如果我們用PAL制式在中國拍攝視頻,那么PAL的各個幀率剛好是交流電頻率的整數倍,也就是攝像機幀率和電流的頻率同相。同相的好處是我們在拍攝視頻時,如果是在室內有交流電照明設備照明的情況下,光線不會閃爍,是穩(wěn)定的。然而如果在國內用NTSC制式拍攝的話,就會存在攝像機幀率和電流的頻率異相的問題。室外拍攝當然沒有事,但如果室內有交流電照明設備的話就會比較麻煩了。你會看到攝像機設備的畫面不停閃爍,光圈或者快門數值不停變。當然,這種情況下就不要想著拍了,根本沒法拍。
關于同相和異相我簡單打個比方:例如一個人在跑步,你跟在他后面以相同速度跑,這就相當于同相。這時無論你閉上眼再睜開,他都在同一個位置沒變(畫面沒變),因此你就可以很好地拍攝了。異相則不然,你和他的速度不一樣,于是你睜開眼一會發(fā)現他在你前邊,一會發(fā)現他在你后邊(對應于拍攝中光線強弱不停變換),這時你還如何去拍攝一個穩(wěn)定的畫面呢?
因此如果一定要在國內使用NTSC制式,請確認拍攝物的光源不能有交流電光源(當然,晚上用NTSC制式拍室內的交流電大燈照明體就不要想了)。不然最后你會發(fā)現你拍出的視頻光線很不均勻、畫面很閃......
二、幀率如何選擇?
這里簡單說一下吧,拍攝慢動作肯定幀率越高越好。如果不想后期的話,用A7III的S&Q就行了,視頻會在機身內機型重新采樣。如果需要后期的話,建議普通拍攝使用50p(PAL模式)或60p(NTSC模式),就是說盡量不要用最低幀率拍攝。流暢感和后期的操作性都會好很多。當然,儲存卡大、人民幣多的發(fā)燒友可以無視這一條。
三、是否要上4K?
個人認為目前的4K可用性很低。因為4K只能用25p(PAL)幀率進行拍攝。因此我大多是在后期可能需要放大的時候才用4K模式拍的。又或者拍一些文藝類視頻才會用到4K。
個人認為目前A7III的4K叫做能拍,而且還不錯,但是要求不要太高。即便忽略幀率問題,但是發(fā)熱問題依然還要正視。雖然國外的測評中說A7III已經很大程度改進了散熱問題。然而大熱天用4K還是免不了發(fā)熱提示的。這也是目前所有器材商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4K播放設備已經有了,甚至4K HDR播放設備都已經開始大紅大紫了,然而4K記錄設備的性能還比較雞肋。
不要告訴我GO PRO新一代能拍高幀率的4K云云。索尼還是比較看重畫質的,不然不會用超采樣技術。如果說用小感光元件犧牲畫質來提高幀率硬上4K,估計索尼的技術早就可以實現了。
四、需要外置麥克風嗎?
這里需要明確兩點:
首先,A7III我使用了一個星期后,認為其機內自帶的麥克風要比A7好了太多太多。立體聲更強了,空間感更好了(估計整個收音的硬件模塊升級了)。
其次,A7III的麥克風是全域的,因此如果拍攝一些需要指向性錄音要求的場合,肯定是要另配麥克風的。畢竟雖然A7III的麥克風提升了不少,然而卻并不是專業(yè)的。
我沒有另配麥克風,而是在需要的場合將專業(yè)錄音筆通過熱靴轉換器集成在A7III頂部。
TASCAM的錄音筆性價比還是挺高的,旗艦也不貴,支持HI-RES音質。
9. sony 鏡頭接口
不知你的機器的型號,我遇到的全是SONY的攝像機,通常一個是輸入接口,一個是輸出接口,輸入的一般是帶有投影功能攝像機才用,輸出的接顯示器或電視,再有就是HDMI的接口是采集視頻有的,也就是直接錄制HDMI輸入信號。相當于采集卡的功能。見于SONY專業(yè)機
10. sony安裝鏡頭
不可以??诓灰粯拥?/p>
11. 索尼鏡頭za
提問的,索尼55是中距標準鏡頭,而索尼85za蔡司藍標是小長焦定焦鏡頭。很難說哪個就絕對好!關鍵看提問者你要拍什么了!
如果你主攻室內外中遠焦人像肯定是85za好,如果你多用途掛機投,那肯定是55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