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業(yè)相機對焦
一、如何根據場景選擇正確的對焦模式
自動區(qū)域對焦:最適合快拍的對焦模式
自動區(qū)域對焦模式下,相機會檢查所有焦點內物體,并選擇距離最近的點進行對焦,非常適合進行快拍,例如街頭攝影。某些相機在該模式下還可自動識別場景中的人物,并對其進行優(yōu)先對焦。該模式其實也很適合剛入門的攝影新手。不過就如同其他自動系統(tǒng)一樣,自動區(qū)域對焦有時也不是那么靈光,偶爾會出現對錯焦的情況。
51點單點對焦:適合高精度對焦
單點對焦模式下,可根據拍攝需求自行選擇對焦點位置,這給予了用戶充分的選擇自由。單點對焦比較適合靜態(tài)的物體,換句話說,單點對焦更適合風光、靜物類的拍攝題材。
11點單點對焦:適合日常拍攝
同樣還是單點對焦,但這里焦點數量銳減至11個,是不是說對焦性能下降了呢?當然不是,焦點數量固然越多越好,但日常生活用到的不過寥寥幾個,過多的數量反倒會在切換時浪費大量時間。這時11點單點對焦模式的優(yōu)勢就體現出來了:在保證提供同樣對焦區(qū)域、精度的情況下,縮短焦點切換時間。
9點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適合拍攝勻、慢速運動物體
9點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模式比較適合拍攝勻、慢速運動物體,例如跑步、火車等等。只要被拍攝物體在這9個焦點區(qū)域內,那么相機會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況實時調整合焦位置。
21點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適合拍攝無規(guī)律運動物體
21點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的原理與9點差距不大,但不同的是覆蓋面積更廣,適合拍攝無規(guī)律運動物體(如小朋友、動物),以應對突發(fā)狀況。
51點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適合對拍攝物體進行跟蹤對焦
相機會動用所有焦點對拍攝物體進行跟蹤、預測,這時攝影師只要保證被拍攝物體在取景框內,相機就可實現實時對焦??瓷先プ詣訁^(qū)域對焦和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很像,但兩者其實有很大區(qū)別。自動區(qū)域對焦模式下,所有焦點選擇均由相機自動完成,無人為因素;動態(tài)區(qū)域對焦模式下,用戶可設定最初的對焦點,這相當于告訴相機從哪里開始對焦、被拍攝物體是什么顏色,從而提高跟蹤對焦成功率。
二、對焦模式
自動對焦:
傳統(tǒng)相機,采取一種類似目測測距的方式實現自動對焦,相機發(fā)射一種紅外線(或其它射線),根據被攝體的反射確定被攝體的距離,然后根據測得的結果調整鏡頭組合,實現自動對焦。這種自動對焦方式--直接、速度快、容易實現、成本低,但有時候會出錯(相機和被攝體之間有其它東西如玻璃時就無法實現自動對焦,或者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精度也差,如今高檔的相機一般已經不使用此種方式。因為是相機主動發(fā)射射線,故稱主動式,又因它實際只是測距,并不通過鏡頭的實際成像判斷是否正確結焦,所以又稱為非TTL式。這種對焦方式相對于主動式自動對焦,后來發(fā)展了被動式自動對焦,也就是根據鏡頭的實際成像判斷是否正確結焦,判斷的依據一般是反差檢測式,具體原理相當復雜。因為這種方式是通過鏡頭成像實現的,故稱為TTL自動對焦。也正是由于這種自動對焦方式基于鏡頭成像實現,因此對焦精度高,出現差錯的比率低,但技術復雜,速度較慢(采用超聲波馬達的高級自動對焦鏡頭除外),成本也較高。
手動對焦:
手動對焦,它是通過手工轉動對焦環(huán)來調節(jié)相機鏡頭從而使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的一種對焦方式,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賴人眼對對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別以及拍攝者的熟練程度甚至拍攝者的視力。早期的單鏡反光相機與旁軸相機基本都是使用手動對焦來完成調焦操作的?,F在的準專業(yè)及專業(yè)數碼相機,還有單反數碼相機都設有手動對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攝需要。對焦相當于調焦,是更改像距v,滿足成像公式 1/u + 1/v = 1/f,以便在底片上結成清晰成像。 變焦是改變鏡頭的焦距即改變鏡頭的視角,其原理是在鏡頭的鏡片中加一族活動透鏡;對焦是調整像的虛實,即改變透鏡和成像面的距離,達到使影像清晰目的。兩個名詞都帶一個焦字,意義完全不同。
多重對焦:
很多數碼相機都有多點對焦功能,或者區(qū)域對焦功能。當對焦中心不設置在圖片中心的時候,可以使用多點對焦,或者多重對焦。除了設置對焦點的位置,還可以設定對焦范圍,這樣,用戶可拍攝不同效果的圖片。常見的多點對焦為5點,7點和9點對焦。
全息自動對焦:
全息自動對焦功能(Hologram AF),是索尼數碼相機獨有的功能,也是一種嶄新自動對焦光學系統(tǒng),采用先進激光全息攝影技術,利用激光點檢測拍攝主體的邊緣,就算在黑暗的環(huán)境亦能拍攝準確對焦的照片,有效拍攝距離達4.5米。
2. 專業(yè)相機對焦距
打開手機相機選擇錄像模式。
進入錄像模式之后右上方位置調節(jié)焦距。
在右邊的焦距條那里滑動來設置焦距。
設置好焦距之后可以開啟錄像。
在錄制的過程中可以橫向調節(jié)焦距。
一般默認的是廣角,可以滑動設置合適的焦距。
3. 數碼相機 對焦
對焦是指使用照相機時調整好焦點距離,英文學名為Focus,通常數碼相機有多種對焦方式,分別是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和多重對焦方式。
對焦也叫對光、聚焦。通過照相機對焦機構變動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過程就是對焦。
4. 手機專業(yè)相機對焦
所有鏡頭都有一個最近對焦距離。
超出范圍是無法聚焦的,手機廠家一般處于成本考慮,不太會選擇能微距對焦的鏡頭。另外手機攝像頭不是光學變焦,而是數字變焦,變焦意義不大。所以放大拍遠距離物體通常會清晰度降低。
5. 專業(yè)相機對焦英文
AF:自動對焦。
MF:手動對焦。
EF:佳能全畫幅鏡頭。
EF-S:佳能APS-C畫幅鏡頭,半畫幅鏡頭。
TS-E:移軸鏡頭Tile/Shift。
MP-E:微距鏡頭Macro Photo。
Macro:微距。
XX-XXmm/ZOOM:變焦鏡頭,代表焦距XX-XXmm。
USM:超聲波馬達 Ultra-Sonic Motor,代表該鏡頭可快速和安靜的自動對焦,但錄制視頻還是會有聲音。
STM: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可實現更加安靜、流暢的自動對焦,適合短片錄制。
Float:浮動功能,英文全稱Floating System,拍攝微距時鏡組移動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L:奢華 Luxury 。佳能高端鏡頭前端有紅色環(huán),也稱“紅圈頭”,是佳能的高端鏡頭標志。
AL:非球面鏡片Aspherical Lens。
螢石/FL:氟化鈣晶體Fluorite。
UD:超低色散鏡片Ultra Low Dispersion。
S-UD:超級超低色散鏡片Super-Ultra Low Dispersion
DO:多層衍射光學鏡片Diffractive Optical。
6. 佳能相機對焦
1.手動對焦
在單反上選擇MF就是手動對焦了。
先來了解下手動對焦的概念。
手動對焦是指通過轉動鏡頭對焦環(huán)、或通過按機身方向鍵步進以實現對焦清晰的對焦方式。
2.自動對焦
AF就是自動對焦了
自動對焦是指利用物體光反射的原理,將反射的光被相機上的傳感器CCD接受,通過計算機處理,帶動電動對焦裝置進行對焦的方式。
使用單反拍短片時前期避免跑焦的方式。拍攝前,將焦距拉到最短,手動進行對焦,最后將鏡頭畫面調至最優(yōu)。進行拍攝即可。
7. 單反相機 對焦
單反相機手動對焦正確方法,單目瞄著光學取景器,對準拍攝目標,擰動對焦環(huán),使取景器內上下半園組合成整圓即成功對焦(裂象對焦)。
8. 專業(yè)相機對焦距字母
基本參數
1、光圈:控制鏡頭的進光亮,字母“F”后面的數字就是光圈值。其中數字越小,光圈越大,鏡頭進光量越多,畫面越亮,景深越淺,背景越模糊。
2、快門:相機打開到關閉所有的時間??扉T速度越快,曝光時間越短,進光亮越少,畫面越暗。為防止抖動,快門速度最好低于焦距的倒數。如焦距50mm時,使用快門要高于1/50秒。
3、感光度:就是ISO。ISO越高,可以捕捉到的光亮就越多。同時,ISO越高,拍出的照片噪點越多(其他條件不變)。一般ISO控制在800以下,畫質都不錯,白天最好使用100的ISO。
4、焦距:如鏡頭上18-55mm,就是指此鏡頭的焦距為18-55mm,其中f3.6-5.6是指焦距為18mm時,此時光圈最大為f3.6;焦距為55mm時,最大光圈會變?yōu)?.6.焦距越長,相機和被拍物體之間的距離越近。
5、景深:就是能夠清晰成像的距離范圍。景深小,前景清晰,背景模糊;景深越大,前景背景同樣清晰。
6、曝光度:在取景器中,曝光表一般調整至0,向右調增加曝光,向左調,減少曝光。
9. 對焦好的相機
單反相機的視頻性能普遍偏弱,相對好點的也就是佳能5D4,不過120幀只能是錄720p。你如果用相機錄制視頻,不如買富士xt3這樣的無反相機。
10. 專業(yè)相機對焦是哪個
mf對焦是手動對焦的意思
手動對焦,是通過手工轉動對焦環(huán)來調節(jié)相機鏡頭從而使拍攝出來的照片清晰的一種對焦方式,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賴人眼對對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別以及拍攝者的熟練程度甚至拍攝者的視力。早期的單鏡反光相機與旁軸相機基本都是使用手動對焦來完成調焦操作的?,F在的準專業(yè)及專業(yè)數碼相機,還有單反數碼相機都設有手動對焦的功能,以配合不同的拍攝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