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3014自動對焦嘛
選擇3014,因為它的特點突出。具備適馬鏡頭30mm ,以及等效全畫幅50焦段,相當于人眼焦段,性價比也不錯,謝謝采納,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 適馬30 1.4對焦
適馬30對焦是非常快的,聲音也比較安靜,比原來佳能帶的狗頭要好太多了。以下是對焦速度的一個動圖。對焦準度也很好,沒有碰到有人說的跑焦的情況。
人物拍攝是我非常注重的一塊,也是平時用的最多的一塊。平時帶相機出去可能90%都是拍人的,拍物拍景很少。下面是原片,沒有修改,同時我把主體和背景的圖扣出來,給大家看看對焦和背景虛化的效果。
照片是真人秀,但因為隱私關系,人物都加了表情,實在不好意思,請看官理解。
3. 適馬30 1.4不能自動對焦
估計是你在自動對焦狀態(tài)時,用手扭動對焦環(huán),造成自動對焦齒條故障。 你如果會拆卸鏡頭,可以自己動手復位,否則送修了。
4. 適馬301.4是自動對焦嗎?
適馬30F1.4最近對焦距離為0.23米。所謂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指物方焦平面(被攝物體)到像方焦平面(圖像感應器)的直線距離。說簡單就是在靠近被攝物體的情況下,鏡頭能夠合焦的最近拍攝距離。不同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不同。雖然說不同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不一樣,但是有其規(guī)律可循,一般來說“ 鏡頭焦距越長,最近對焦距離越長;鏡頭焦距越短,最近對焦距離越短”。
5. 適馬24-70自動對焦
d750是新固件,對副廠鏡頭支持兼容性有所偏差,甚至出現(xiàn)過Df新固件不支持所有適馬鏡頭,適馬出新固件才解決問題了。到現(xiàn)在適馬盒上還印著d5300 df不能自動對焦。既然都考慮到了適馬24-105,我覺得還不如原廠尼康24-120/F4了,再加上廉價50 1.8D來追大光圈,價格還便宜點。
騰龍和適馬鏡頭除傻銳真沒別的了,色彩焦外邊緣完全被忽視,而且使用壽命也是個大問號,TL容易松,SHIMA馬達壽命和準確度隨著時間而不可預見;將來出手的時候這兩頭將非常的不值錢,而且還不好出。
還有最重要的適馬24-105目前不知為什么停產(chǎn)了,也不知道有沒有恢復生產(chǎn),所以市面上的要當心翻新產(chǎn)品。 追求極端畫質(zhì),就只能選這類大光圈小變焦比的鏡頭。但是焦段絕對不夠用!
掛機頭的焦段比光圈更重要!而且,所謂中低檔鏡頭的畫質(zhì)也沒差太多的……至少不比價格的差距更大。
個人倒是建議你先把焦段搞齊,啥都能拍。這樣才更方便。
建議尼康28-300?。愕臋C身是尼康D750吧……) D750應該選一個原廠頭掛機。
6. 適馬30 1.4對不上焦
sigama 30mm f1.4 dn 在官網(wǎng)查詢的數(shù)據(jù)如下: 鏡頭結(jié)構(gòu) 7組9片 視角 50.7° 光圈葉片數(shù) 9片(圓形光圈) 最小光圈 F16 最短拍攝距離 30 cm/11.8 in 放大倍率 1:7 濾鏡直徑 ?52mm 最大直徑 × 長度 ?64.8mmx73.3mm / 2.6in x 2.9in 重量 265g /9.3oz 適用于Sony E卡口 希望幫到你。
7. 適馬30 1.4能自動對焦嗎
適馬(SIGMA)35mmF1.4DGHSM定焦鏡頭對最近對焦距離是0.3m,放大率1:5.2,如果所拍攝的物體不是很小,拍攝可以,如果所拍攝的物體太小,那成像就不大,畢竟35mmF1.4DGHSM不是專用微距鏡頭。如果要拍很小的物體,建議使用微距鏡頭。
8. 適馬30 1.4手動對焦
適馬30mm/f1.4鏡頭有單反版和無反(微單)兩種,不知說的是哪一種;
單反采用反光板系統(tǒng)對焦,利用反光板、副反光板、光速分離器、五棱鏡(五面鏡)等硬件設施實現(xiàn)取景和對焦,單反的取景對焦和成像不是同一光路。
無反采用集成在傳感器上的相位檢測點+對比度(反差)檢測點實現(xiàn)對焦,電子取景,其對焦、取景和成像用的是同一光路,不存在跑焦的可能。
9. 適馬301.4不能變焦
85art,105art,40art,殘幅16,56.4,1835和510。 我說的可能會得罪一批人,因為很多人眼里是說不得適馬的不好的,就像是說大疆不完美也會招人噴一樣。 一提到適馬首先想到的就是art系列鏡頭,其次或許就是sport系列,又或者是無反c系列。 sport和art無一不是很重的。相較于電影鏡頭而言有人說還不夠健身,但是完全不是一個定位所以不納入考慮。適馬鏡頭的重量是出了名的。 正是因為重,所以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玩家的使用頻率。特別是在如今無反時代悄然來臨的日子,有越來越多的輕便畫質(zhì)好頭可以選擇了。 如果在畫質(zhì)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誰不愿意更輕的鏡頭呢?那么適馬是否對得起它的重量? 適馬的art系列向來以高畫質(zhì),高跑分而聞名。銳度是沒得說的強。但是很奇怪的就是,很少有人會去批評適馬的焦外。雖然個人因為不喜歡適馬的健身,所以并沒有舍得花錢去買art鏡頭。但是作為曾經(jīng)的參考,看過大量適馬art系列的樣張。 直接放結(jié)論:如果您是工作用途,適馬的105art,和85art值得推薦。棚拍,喜歡拍物品,適馬的40art是不錯的選擇。 網(wǎng)上看適馬的評測,很多人會說,啊好銳??!這個色散完全可以接受,很不錯!口徑蝕控制得還行啊!云云。但是作為大光圈鏡頭,一個控制得好的焦外我覺得是比銳度還有重要的。天天說刀銳奶化,刀銳奶化,怎么萌新看到了刀銳,奶化就丟了呢? 其實大部分便宜鏡頭焦外二線性都十分不理想。比如索尼的三小支(35,55,85),焦外都很辣雞,口徑蝕色散二線性全都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比如尼康的85.8s,剛出來5k,號稱最強的85.8,但是實際上看樣張二線性控制的依舊不好;比如騰龍的某些變焦,焦內(nèi)銳度,色散等等方面都沒二話說,但是焦外丑的讓一些人都覺得有些暈(就是說你,2875)。適馬依舊沒有逃過此劫,包括像最新的35.2art,焦內(nèi)不錯但是焦外是有點翻車。二線性控制得比以前好但是還是不好怎么看,光斑在邊緣都變成橄欖球了。再加上它的t值是比較小的,f1.2的進光和人家f1.4差不多了。配上重量,我是感覺不到什么優(yōu)勢。 對了,說到t值,只能怪適馬堆的鏡片實在太多,進光實測確實會低一點。這對于很多追求大光圈夜拍的人心里還是多少有點難受,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少半檔光圈又不是不能用!那好吧,我們忽略這個問題。 正是因為適馬的焦外,我認為適馬并不香。但是咱不能以偏概全,85art和105art的焦外確實還算是比較好看的,對于人像工作者來說是福音,因為便宜?。」识扑]。但是因為實在健身,105的105mm口徑配上大炮......非工作室的掙錢用戶,極其不推薦購買。 適馬也似乎意識到了問題。比如幾維拍啊拍最新的評測里面就吐槽適馬art焦外真垃圾,但是最新的452.8焦外卻美得不像適馬。所以我還是很期待適馬未來能把焦外做好,造出真正的頂級拍照頭??上?52.8光圈太小,也不便宜,也不納入考慮之中。 最后說一下適馬的殘幅系列。1835和50100都是殘幅里最頂級的規(guī)格,而且一個三千多,一個五千出頭。這種t值賊高,虛化達到全畫幅效果的殘幅鏡頭你還需要考慮嗎?其實還是需要的。因為二者比全畫幅鏡頭還要重,體積相當大。50100的體積重量直接可以肛到全畫幅720 2.8的體積重量,可謂恐怖......如果不是為了干活,不推薦這兩顆鏡頭。如果只是玩殘幅,想玩玩全畫幅規(guī)格,只建議買顆或者租一顆1835來過過癮。 適馬三劍客,16,30,56系列1.4鏡頭不可謂不香。價格很低但是銳度素質(zhì)是可以達到art級別的。561.4更是又輕又強??梢哉f是各家殘幅能買就買的必備頭。(其實也就Sony和Canon)。但是問題依舊,焦外不行,二線性明顯。但是沒有其它鏡頭選,所以這個缺點也不叫缺點了,這個價格你還能要求什么呢?
10. 適馬301.4最近對焦距離
適馬的35mmf1.4定焦鏡頭,是一款很不錯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0.3m,濾鏡直徑67mm,鏡頭長度94mm,鏡頭重量約665克。
11. 適馬30支持索尼自動對焦嗎
一、結(jié)論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Art"在光學性能方面全面超過索尼“FE90mm F2.8 G”,但在自動對焦的性能上不及原廠鏡頭。
二、特點
1、適馬的105微距鏡頭L 卡口版本還提供 1.4 倍和 2 倍的增倍鏡??梢耘臄z 1.4 倍和 2 倍的放大倍數(shù)。 在這兩種情況下,對焦距離保持不變還是 14.1 厘米。
2、適馬的105鏡頭全長13.4cm,重715克,比FE90mm F2.8 Macro長3mm,重100克,但與α7 III等小型相機機身相比,它與機身更加匹配。
3、適馬105鏡筒是金屬和TSC,制造質(zhì)量很好。 此外,卡口采用更加耐用的黃銅材料。
4、光圈環(huán)轉(zhuǎn)換足夠明晰,在拍攝時不會意外變動。 變動光圈環(huán)時,會發(fā)出獨特的咔咔聲,但也可以取消這種咔噠聲,適應視頻拍攝。
5、對焦環(huán)寬,旋轉(zhuǎn)角度大,即使在近距離拍攝中也能精確對焦。 對焦是內(nèi)聚焦,前鏡片不會旋轉(zhuǎn)。
6、自動對焦速度快,約為 0.25 秒,就可以鎖定在主體上。 當光線狀況良好時,自動對焦不會猶豫,但有時在黑暗的地方會有點猶豫。 自動對焦的操作聲音作為微距鏡頭是安靜的,但聽起來相當不錯。 在自動對焦在拍攝視頻時會變得更加安靜。
7、色差不太明顯,只能在高度對比度的部分看到。
8、最大光圈暗角非常明顯,需要至少縮小兩檔光圈才能消除暗角。
9、在未經(jīng)校正的 RAW格式 中有輕微的枕形型失真,但在 JPEG 中是自動校正后的,所以幾乎沒有。
10、光暈控制較好,即使面對太陽拍攝控制的也十分優(yōu)秀。當縮小到F16和F22時,星芒表現(xiàn)非常好。
11、光圈是九葉片的圓形,散景非常好。
12、分辨率是極好的,從F2.8到F11的中央和邊角都表現(xiàn)的十分均衡。縮小在F16中可以看到一點衍射的影響,在F22時畫質(zhì)受衍射下降得更為嚴重。
三、對比
與索尼的"FE90mm f2.8 G"相比,適馬鏡頭的邊緣部分表現(xiàn)的更加銳利,性能更強大。同時價格是索尼90鏡頭價格三分之二左右。 適馬105的缺點是,自動對焦在暗處的速度和可靠性不是很高,并且沒有鏡頭內(nèi)圖像穩(wěn)定。
該鏡頭是一個優(yōu)秀的微距鏡頭,無論光圈如何,在中心和角落都具有出色的分辨率,即使在打開時也能提供出色的圖像質(zhì)量。 暗角比較顯著,但幾乎沒有色差。
如果常用手動對焦拍攝且經(jīng)常使用三腳架近距離拍攝的用戶特別推薦適馬105這款微距鏡頭。而 索尼的90微距鏡頭則適合手持拍攝(因為自動對焦良好),但光學性能不如適馬。
適馬這款 105mm f2.8 DG DN 從全開到屏幕的一角都非常銳利,色差也不明顯,是一款性能卓越的鏡頭。 但是,如果條件不好,自動對焦似乎無法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與原廠鏡頭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