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克萊因(William Klein,1926年4月19日-2022年9月10日),出生于1926年的紐約,1963年被世界攝影博覽會的國際評委推選其為攝影史上30名最重要的攝影家,主要原因是他拍攝于1956年的具有強烈感情色彩的畫冊《紐約的生活對你有利——威廉·克萊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歡》在歐洲的巨大反響。在畫冊中他使用了被稱之為“攝影中所不應(yīng)干的失敗做法”,以人為的事故、粗顆粒、模糊和變形,構(gòu)成了全新的視覺語言,從而恰到好處地將紐約的生活充滿激情地展現(xiàn)在世界面前。為致敬傳奇攝影家威廉·克萊因,經(jīng)法國國民議會批準,法蘭西藝術(shù)院于2019年設(shè)立了“威廉·克萊因攝影獎”,該獎項由威廉·克萊因本人參與評選。
導(dǎo)演作品:
1999年《Messiah》
1983年《攝影全接觸》
1982年《The French》
1980年《小理查德的故事》
1977年《模特夫妻》
1969年《自由先生》
1969年《偉大的拳王拳王阿里》
1967年《遠離越南》
1966年《波利·瑪戈你是誰?》
編劇作品:
1977年《模特夫妻》
1969年《自由先生》
1969年《偉大的拳王拳王阿里》
1966年《波利·瑪戈你是誰?》
演員作品:
1962年《堤》
1953年《Off Limits》
1951年《Purple Heart Diary》
1950年《威利還鄉(xiāng)記》
1950年《我的藍色天堂》
攝影作品:
1999年《Messiah》
1982年《The French》
1969年《偉大的拳王拳王阿里》
個人風格:
拿起相機的克萊因,一下子就被最有名的服裝雜志——時尚 (VOGUE)的藝術(shù)指導(dǎo)亞歷山大·林伯門(AlexhnderLiberman)所賞識, 將之聘為時尚的攝影家,林伯門回憶他看到克萊因作品的感受: “他的東西有我在任何其他人的作品所經(jīng)驗不到的暴力,這些照片 刺目粗糙而不妥協(xié),然而克萊因卻將之捺入一種新的美學里,這些強烈的街頭景象,使我感到興趣,他是破除迷信的天才,攫取他所看到的?!?克萊因拍攝時裝的手法是前所未有的奇特,他把模特兒由攝影棚帶到街頭,實施交通管制,雇來作儒、演員,或運上一卡車的蠟像當配 角,有時還重新粉刷街面。他將現(xiàn)實世界重新捏造成一個舞臺,以便拍 一件新衣服。有人說他是服裝攝影的費里尼,表現(xiàn)感知領(lǐng)域的怪誕與 您力。 克萊因有了《時尚》的豐厚飯票,就盡情的拍攝他的街頭照片。他所用的鏡頭不是趨廣角(二十一厘米)就是超望遠(五百厘米),徹頭徹尾違反正常的視覺。他認為所謂客觀的角度是不存在的,而攝影的工 作并不需要客觀地去看世界!“為什么攝影要背負替現(xiàn)實世界做證的重擔,布列松下令用廣角鏡 頭是歪曲事實,只有五十厘米的標準鏡頭才是正常視覺,而整個時代的 攝影家都將之奉為圭來。在我看來廣角鏡頭比標準鏡頭要來得正常。 你甚至可以說五十厘米是一種局限觀點下所受到的懲罰。我們是用兩 個眼睛在看世界,而相機卻只有一個眼睛,無論用什么鏡頭,任何照片都是雙眼所見的事物的扭曲?!?個性很偏激的克萊因,看事情也有其極偏頗的一面,他的攝影風格 也就是建立在極度偏差的視覺角度上,然而他不認為自己是在扭曲什 么。他只覺得他要把自己對世界的感覺,原原本本的表達出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