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9點自動對焦和39點自動對焦有什么區(qū)別
所謂對焦點,就是在取景器中,所能看到的組陣,可以理解為對焦傳感器的檢測樣本,當拍攝物在對焦點上,就可以讓鏡頭自動對焦到這個位置。
這是比較早的9點對焦,中間圓圈是測光區(qū)。
這是39點對焦的排列方式。
顯然后者更方告豎便攝影師選擇對焦位置,方便拍攝時構圖,否則為了使用自動對焦,只能傻乎乎的把拍攝主體放到畫面正中間,才能正確地對上焦。
在傳統(tǒng)的單反相機上,增加對焦點也是很不容易的,在反光板上要對應的開孔,形成半透鏡,副反光板要把這些道光傳遞到對焦傳感器上,在對焦點上,還有雙十字對焦點、十字對焦點和一字對焦點的差別,一字對焦點是單向對焦,襪敬大只對豎的或橫的線條敏感,十字對焦可以兼顧豎的或橫的畫面,雙十字進一步提高了標準。等等……雙稿頃十字還挑鏡頭……
但是到了微單時代,用cmos直接反差對焦,動不動399對焦點!這是后話了。
對焦系統(tǒng)的功能級別滲神與對焦點的數量和對焦點的類型有關系,對焦點越多,對焦速橘行度越快越準;上十字對焦叢伍虧點比十字對焦點快,十字又比單點快。
點越多、越密集、覆蓋范圍越廣,對于構圖和拍攝來說就燃棚越方便,合焦越精準快速,特別是在豎排的時候。
當然不是絕對的點多的就一定好,皮衫則還得看是什塌前么點,比如雙向十字點,十字點,一子點。是什么合焦方式,比如反差式。這個里面的水比較深了。
對焦點蔽返數不宏舉饑同,39點對焦理論上可以對準焦平面內的39個點,我覺得9點對焦已經足夠,一次對9個點,答肢拍攝大型合影都夠了,39個實在少用。
怎么理解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9點、21點、39點對焦有什么區(qū)別?
一,單點對焦
指對焦點對準被攝物體的某一部位,使這個部位呈現出高度的清晰。單點對焦適合拍攝人像,風光,靜物等題材。
舉個例子: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一般會把對焦點對在人的眼睛上,這樣人像的眼部,臉部都會很清晰銳利。
二,多點對焦
多點對焦指相機對準被攝物體,相機內的對焦點會自動被攝物體的某些部位,讓攝物體在畫面內相對清晰。
在拍攝時大家可以在取景框中看到很多焦點框同時亮起,它會優(yōu)先選擇距離最近,反差最大的對象進行對焦。
多點對焦的優(yōu)勢在于它能覆蓋很大的范圍,很適合拍攝大場景,建筑,人物紀念,運動等等題材。
舉個例子:在拍攝奔跑的運動員時,多點對焦能有效的將焦點固定在運動員身上。
三,對焦點數量
現在的相機對焦點數量非常之多,很多相機廠商也會把對焦點作為宣傳點。一般對焦點數量為7點,9點,11點的為入門相機,對焦點數為11點,19點的為中端相機,對焦點數為51點,61點的為高端相機。
而大眾的普遍認識是:相機的對焦點越多,對焦性能越好,對焦更準確。
這個說法有點過于絕對,對焦點多只能說明對焦系統(tǒng)的識別范圍更大,對拍攝運動的物體更有利。也就是拍攝動態(tài)題材,大場景題材對焦越多,越能提升拍攝效率。
而在拍攝靜態(tài)題材時是不需要用很多對焦點的,大家在拍攝靜態(tài)題材時,可以選擇數量較少的對焦點,這樣不用花費太多時間。
四,對焦與光圈
拋開鏡頭談對焦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相機的對焦系統(tǒng)和鏡頭的光圈大小有很大關系。這個知識點有點復雜,簡單來說就是想要讓發(fā)揮出相機的對焦性能,就要用大光圈鏡頭。
比如:佳能相機的對焦點和光圈大小是呈匹配關系,光衡罩指圈越大就越能發(fā)揮出相機的對焦性能。
這就就還涉及到對焦類型,什么線型對焦,十字型對焦等等。這里就不多講了,題主問的問題已經回答了,不然還得寫很多文字才行。
相機中的單點對焦、9點、21點、39點對焦這一塊內容,屬于自動對焦區(qū)域的內容,初學者對這塊內容不理解,主要是因為沒有把 自動對焦區(qū)域 和 自動對焦模式悶姿 這兩塊內容結合起來看。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一般是先根據拍攝主體的類型,先確認采用哪種自動對焦模式,然后再確定采用什么類型的自動對焦區(qū)域與之匹配。
相機的自動對焦模式種類:
通常分為3中,單次自動對焦模式、連續(xù)自動對焦模式和切換對焦模式。我通俗地解釋下各自的作用。
1、單次自動對焦模式:相機對被攝物體僅僅對焦一次,對焦成功后相機就不會做任何的更改了,這種模式在佳能中稱為:單點AF(ONE SHOT),在尼康中稱為:單次伺服AF(AF-S)。
2、連續(xù)自動對焦模式:相機對被攝物體進行不斷追蹤,連續(xù)對焦,直到按下快門為止。
這種模式在佳能中稱為:人工只能伺服自動對焦(AI SERVO),在尼康中稱為:連續(xù)伺服AF(AF-C)。
3、切換對焦模式:相機根據拍攝物體,自動決定采用單次自動對焦模式還是連續(xù)自動對焦模式。這種模式在佳能中稱為:人工智能自動對焦(AI FOCUS),在尼康中稱為:自動伺服AF(AF-A)。
總結下:根據對焦模式的特點,大多數情況下,選擇單次自動對焦模式,多用于拍攝靜止的物體,因為每半按一次快門,只會鎖定一次對焦,如果被攝物體移動,相機也不會重新對焦,在這種模式下,如果相機沒有對好焦點,按下快門也不能釋放快門。而連續(xù)對焦模式,是專門針對連續(xù)運動的物體設置的對焦模式,在半按快門對焦期間,如果被攝物體相對相機的位置發(fā)生移動,相機會不斷地重新對焦,在這種模式下,無論拍攝對象是否清晰,快門都可以釋放。切換對焦模式就是智能地對這兩種模式進行切換。
了解完自動對焦模式,我們再來了解下自咐配動對焦區(qū)域,不同的自動對焦模式,對應的自動對焦區(qū)域也是不同的。(尼康相機為例)
自動對焦區(qū)域模式:
自動對焦區(qū)域模式的作用就是幫助相機在對焦過程中合理選擇對焦點,以拍攝出焦點清晰的照片。尼康相機中一般有單點AF,動態(tài)區(qū)域AF,注意,這個動態(tài)區(qū)域AF中就包含了題目中所說的9個,21個對焦點了,不同型號的相機對焦點數量也有差異,動態(tài)區(qū)域AF中又包括了9點動態(tài)區(qū)域AF、21點動態(tài)區(qū)域AF、51點動態(tài)區(qū)域AF,還有3D跟蹤,群組區(qū)域AF,自動區(qū)域AF。
重點來了,這就是為什么介紹9點、21點對焦點前要花那么多時間介紹對焦模式的原因了,如果你使用單次對焦模式的情況下,你是無法啟用9點、21點對焦點的,因為動態(tài)區(qū)域AF這種區(qū)域模式就是為連續(xù)對焦定制的,你只有在連續(xù)對焦的自動對焦模式下,才能啟用這些9點、21點對焦。3D追蹤也是這個道理。
那我們現在重點來看下區(qū)域模式在相機中長什么樣
在尼康相機中,你只能通過按下AF模式按鈕并轉動副指令撥盤才能完整看到9點、21點、51點對焦點在取景器中的分布情況,正常情況下,你只能看到一個中心對焦點,因為太多的對焦點會影響取景的視野,但周圍你看不見的對焦點都在輔助你進行對焦。
最后一個問題是9點、21點、51點對焦點該如何選用呢?其實取決于拍攝物體運動的快慢和路徑的復雜程度。
當有時間進行構圖或拍攝可預測運動對象時,如跑步運動員,選用9點對焦
當拍攝不可預測運動物體時,如足球場運動員,選用21點對焦
當拍攝對象運動速度快,且難以捕捉運動方向時,選用51點對焦
以上只是舉個例子而已,越高端的相機,對焦點越多,捕捉運動物體的能力越強。在實際拍攝中靈活選擇就好。
怎么理解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9點、21點、39點對焦有什么區(qū)別?
這里面是兩個問題,一個什么是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一個是9點、21點、39點有什么區(qū)別。
其實,關鍵在于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的區(qū)別。
單點對焦就是針對構圖畫面中的某一個點進行對焦,而這一個點是可以選擇的,在畫面中的位置也是可以調整的。有的相機還有“定點對焦”的說法,意思是比單點對焦還要更精確。
第一、所謂點對焦或單點對焦,就是針對你所認為的“一個點”進行對焦,只考慮這里的一個點,其他的不用管。 由這一個點確定焦平面,在這個焦平面的前和后都不用管(當焦平面也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也是有一定范圍或“厚度”的),這就同時影響了畫畫的景深(因為景深主要是由光圈決定的)。
而定點對焦的說法,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更為精確,所以,使用定點對焦的結果,會比點對焦或單點對焦的景深來得更小。
第二、多點對焦的意思,就是不單單是以某一個點為標準,還得考慮其他的的比如9個點,同時進行兼顧、照顧和平衡。 按照比如9個點共同、平衡、照顧作為一個焦平面,這時的景深往往會比照顧一個點時要來得大一些,就是畫面的“厚度”會更厚一些。
第三、和上面的分析類似,21點對焦的畫面厚度會比9點厚一些,39又比21更進一步,余類推 。
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比較關注,但在實際拍攝中分的并不是很清楚。實質上,多點對焦不等于多點同時合焦,無論使用單點對焦還是多點對焦,理論上最終合焦點都只有一個。具體來講,二者主要區(qū)別如下:
單點對焦是一個確定的對焦點,主要用于靜止物體對焦:
多點對焦是覆蓋一定畫面面積的一個對焦范圍,主要用于移動物體追焦:
單點對焦的焦點就是最終合焦點:
多點對焦的最終合焦點可能是其覆蓋范圍中的任何一點:
單點對焦的焦點位置是拍攝前就確定的,可以人為選擇;多點對焦的合焦點由對焦系統(tǒng)依據拍攝情況和對焦算法確定,不受人為控制:
在尼康機器中,多點對焦模式統(tǒng)稱 動態(tài)區(qū)域AF, 為便于說明,我們以采用39點對焦系統(tǒng)的尼康D610為例進行講解:
1、9點動態(tài)區(qū)域AF
主要用于可預測移動軌跡(或者理解為移動軌跡有一定規(guī)律)運動物體的追焦,比如跑道上的 汽車 或運動員:
2 、 21點動態(tài)區(qū)域AF
用于移動軌跡不可預測運動物體的追焦,比如一起 游戲 中快速移動的孩童:
3、39點動態(tài)區(qū)域AF
用于快速移動,甚至來不及構圖的移動對象追焦,例如做快速無規(guī)律飛翔的鳥類:
總之,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的最大區(qū)別, 就在于前者主要用于靜止物體拍攝;后者用于移動物體追焦, 這一點把握住,使用上就不會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