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么傻瓜照相機拍照時不用調(diào)焦?
一句話:廣角鏡頭構(gòu)成較大的景深。
也就是說被拍主體位于廣角鏡頭較大的景深范圍內(nèi)就不需要對焦了。
二、關(guān)于攝像機手動先對焦再變焦的問題
拍任何景別都應(yīng)該這樣聚焦。
這樣可以保證不虛焦。
原因很簡單,推上去在特寫狀態(tài)下,可以更清晰的看到是否聚實。
聚焦和景深沒有關(guān)系。
三、請教:全幅拍風(fēng)景,如何才能確保全景深
大景深拍攝,一般可用短焦距的超廣角鏡頭,較小的光圈,利用超焦距而取得超大景深。
比如,拍一幅從3米無窮大都清晰地片子,你可以用16mm超廣角頭,f16光圈,對焦在4.5米處,就能得到從3米到無窮大都在景深范圍內(nèi)的清晰片子。(對焦距離是估計值,具體要計算超焦距值)
四、廣角鏡頭、標(biāo)準(zhǔn)鏡頭、長焦鏡頭的視角大概是多少度?
轉(zhuǎn)載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廣角鏡頭是一種焦距短于標(biāo)準(zhǔn)鏡頭、視角大于標(biāo)準(zhǔn)鏡頭、距長于魚眼鏡頭、視角小于魚眼鏡頭的攝影鏡頭。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135照相機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為38-24毫米,視角為60-84度;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13毫米,視角為94-118度。由于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在較短的拍攝距離范圍內(nèi),能拍攝到較大面積的景物。所以,廣泛用于大場面風(fēng)攝影作品的拍攝。在攝影創(chuàng)作中,使用廣角鏡頭拍攝,能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
跟大家介紹了摳圖新軟Fluid Mask 3的基本用法
景深的計算公式:見圖
從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 前景深。
由景深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與鏡頭使用光圈、鏡頭焦距、拍攝距離以及對像質(zhì)的要求(表現(xiàn)為對容許彌散圓的大小)有關(guān)。這些主要因素對景深的影響如下(假定其他的條件都不改變):
(1)、鏡頭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
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唤咕嘣蕉?,景深越大;
(3)、拍攝距離
距離越遠(yuǎn),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在進行拍攝時,調(diào)節(jié)相機鏡頭,使距離相機一定距離的景物清晰成像的過程,叫做對焦,那個景物所在的點,稱為對焦點,因為“清晰”并不是一種絕對的概念,所以,對焦點前(靠近相機)、后一定距離內(nèi)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這個前后范圍的總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攝到。景深的大小,首先與鏡頭焦距有關(guān),焦距長的鏡頭,景深小,焦距短的鏡頭景深大。其次,景深與光圈有關(guān),光圈越?。〝?shù)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數(shù)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說,精確對焦之后,對焦點前面只有很短一點距離內(nèi)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對焦點后面很長一段距離內(nèi)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時被眼看清楚的空間深度稱為眼的成像空間深度,即是景深。
五、對于鏡頭上沒有光圈標(biāo)尺和距離標(biāo)尺的相機,如何得到最大景深
我好像記得nikon的說明書中有套頭的景深表,你可以參考以下。
基本規(guī)律是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我記得一個數(shù)據(jù)是35mm焦距,對焦在5m處,光圈F11,景深范圍是2m-無窮遠(yuǎn),就是大約離相機2m時的景物就是清晰的了。這個就是一個使用“超焦距”拍攝的例子,即對焦是不把焦點對在主體上或?qū)υ诒容^原的地方,而是對在一個離自己比較近的位置,此時使用小光圈和短焦距將能取得最大的景深。
一味地縮小光圈,會造成衍射現(xiàn)象,圖像反而不清楚了。一般選擇F8-F16的光圈。
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嘗試,把相機固定在一個地方拍照實驗,每次采用單一變量。比如說,用50mm焦距,對焦在5m,變換不同的光圈?;蛘哂肍8的光圈,對焦5m處用不同的焦距。這樣放到電腦上放大觀察,漸漸的對景深就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了,我就這樣練過一段時間。當(dāng)然拍的照片首先是要清晰的,一個好的三腳架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