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想討教如何拍攝合影
以下是幾個保持焦點清晰的好辦法,對合影拍攝很有幫助。
1.防止震動。震動會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動模糊,即使對焦十分準確,也會因此而影響結像的清晰度。產(chǎn)生震動的原因一般有兩個:一是照相機震動,即在按下快門時,照相機由于把持不穩(wěn)而產(chǎn)生晃動。二是主體移動,也就是在鏡頭快門開啟的瞬間,被攝主體自身處于運動狀態(tài),而快門時間不夠短,沒有凝固住動態(tài),因此出現(xiàn)影像模糊的情況。
要防止震動 ,必須對癥下藥,可以從三方面采取措施:
(1)將照相機裝在三腳架上。如果受拍攝條件的限制,無法支撐三腳架,也可改用獨腳架。
(2)縮短快門時間,能減小照相機震動產(chǎn)生的影像晃動。
(3)采用正確的持機方式。在不用三腳架的情況下,持機的姿勢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照相機的穩(wěn)定。
要克服被攝主體自身的動態(tài)模糊,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縮短快門時間。只要條件允許,快門時間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學者認為小光圈會增加景深,一定會使影像清晰,因此,他們往往不分場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別是在對焦沒有把握時,更會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這樣做的最后結果常常不理想,因為采用小光圈會導致快門時間的延長,并因此使照相機的震動產(chǎn)生足夠的負面影響。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確的做法應是使用短時間快門和三腳架。
3.正確了解鏡頭的特性。不少人認為鏡頭的光圈用得越小,結像的清晰度就越大。這個看法并不正確。其實,鏡頭成像的最佳狀態(tài),在于將其最大光圈縮小2-3擋后。如一只最大光圈為F2.8的鏡頭,當其光圈收至F5.6-F8時,結像最佳。
4.注意襯景與主體的關系。主體與襯景之間的色彩反差大小,會影響人們的視覺,在焦點不變的情況下,主體與襯景之間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顯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體在畫面中顯得格外清晰,有意識地選擇高反差襯景是很有效的。
二、用佳能550D照二、三十人左右的合影該怎么設置?
這個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光線條件等來定,沒有一定的程式,像這種合照一般采用光圈優(yōu)先,如果光線很足,可將光圈調(diào)整到8-11,快門由相機決定,ISO采用自動就行,白平衡可采用自動可日光模式。如果光線暗淡,光圈可調(diào)大一些(值?。⒁獠荒芴?,要保證景深以及照片中每個人都很清楚。如果光線太暗(如夜晚),可采用手動M模式
三、如何照相 大合影
1. 應選用標準鏡頭標準鏡頭的視角與人眼一致,用廣角鏡頭拍集體照時會出現(xiàn)透視變形現(xiàn)象,前排人物離鏡頭近而頭大,后排人物離鏡頭遠而頭小。因此,拍集體照不能使用廣角鏡頭。如果使用變焦鏡頭拍集體照也應選擇50毫米焦距段。選擇中間一排中間那個人對焦
光圈和快門速度的選擇
2. 集體合影的特點是:人物是靜止的且縱深大。要獲得較大的景深,一般得使用小光圈和較慢的快門速度,這樣才能保證前排和后排的人物都清晰。20~30人的合影宜用f/5.6~f/8光圈;在60~70人合影時宜用f/8~f/11光圈,在100人以上合影時宜用f/11~f/16光圈??扉T速度最好不低于1/30秒,這樣可避免個別人在拍攝中突然的晃動導致發(fā)虛。
3.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
因為拍攝集體合影需要較大的景深,所以常選用較小的光圈拍攝,這時快門速度較慢,為防止拍攝中出現(xiàn)“手震”,影響畫面清晰度,因此在拍照中最好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照相機。
4.為避免前后排遮擋,前后排梯度要大
拍大型集體合影時,安排隊列最好用桌椅,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景深,拍出清晰照片。隊列的安排一般是第一排坐凳子,第二排站地面,第三排站凳子,第四排站桌子,如果人還多,前面可蹲一排。
如果利用大樓前的石階照集體合影,人群站隊排列應注意的是,無論人多人少都必須隔一級站隊(即前后兩排之間應空一級),這樣才能避免前排遮擋了后排。
四、200多人用數(shù)碼機拍合影對焦應用單點對焦還是用多點對焦
單點或者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