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菜譜攝影拍攝
菜品拍攝是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比我們想象的麻煩的多。不同的菜品拍攝方法和技巧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在拍攝前一定要明白拍攝的是什么類型的菜品,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制定拍攝方案以及準備合適的道具。
冷菜熱菜,葷菜素菜,拍攝方法都不一樣。但無論什么菜品,拍攝時都離不開精美的擺盤,以及合適的道具搭配。有的職業(yè)菜品攝影師對這方面非常講究,專門從國外淘很多使用過的餐具回來作為拍攝道具。說幾點小技巧:拍水果時可以在表面抹一層凡士林,然后噴水,這樣出來的水滴會固定在表面,不會很快滑落。拍素菜時炒個七分熟左右,提前搭好背景,快速拍攝,避免氧化變色。拍肉食時可以用毛刷在表面涂抹一點植物油,這樣出來更有質(zhì)感,看起來也更有食欲。
再說下布光,菜品拍攝布光是非常建議的環(huán)節(jié),這個要根據(jù)拍攝者的布光經(jīng)驗來。如果燈光方面不是很有經(jīng)驗,建議單燈或者自然光拍攝。不會用燈的話越多效果越差。自然光不能是陽光直曬,最好是大晴天在窗戶前拉上一層白紗,以逆光或者側逆光的方式,正面用反光板布光,這樣出來很有質(zhì)感。用燈光原理也一樣,單燈做逆光,中間加一個透光板,正面反光板布光。
相機使用方面就不多說了,注意色溫,盡量使用微距鏡頭,小光圈拍攝。
2. 菜品拍攝
不知道你是菜譜的制作方呢還是需求方?菜譜制作基本上可分為拍攝、設計排版、印刷三大步驟。1,拍攝:由專業(yè)攝影師把廚房現(xiàn)烹的菜式設定場景按實樣拍攝出來,以體現(xiàn)餐館的獨有特色。一般比較大的,有一定品牌影響力的餐飲企業(yè)都會這樣做,保持原創(chuàng),體現(xiàn)品味。目前市面上的專業(yè)拍攝費用標準不一,有的用數(shù)碼相機拍攝,有的用單反相機;有的用燈光,有的直接用自然光;一般來說,收費按拍攝難度來定標準。我們很久以前就做過40元/張的,當然也有按時間收費的。一本菜譜,單算拍攝費用就四五千元,上萬元的,稀松平常。
2,設計排版:把圖片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加入一些創(chuàng)意元素,編輯成冊。設計的收費標準根據(jù)設計公司的水平、客戶的要求而定。單單就設計而言,有的公司收30元/P的,有的收300元/P,一個封面收幾千元的也有。這樣算下來,一套菜譜的設計成本,少到三五百元,多達幾千元。
3,印刷:將做好的電子文件表現(xiàn)在相關的承印物上,以便翻閱。印刷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數(shù)碼印刷,一種是傳統(tǒng)印刷。目前,用傳統(tǒng)印刷做菜譜的已經(jīng)極少見。除非是大型的連鎖餐飲企業(yè),有很多個分店,一次印刷超過300本,甚至幾千本的。絕大多數(shù)還是用數(shù)碼印刷,數(shù)碼印刷做菜譜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成本低、方便、速度快、一本起印。
所以,為了做一套菜譜,可能要請攝影師,又要跑設計公司,還要跑印刷公司。不知道你在哪個城市?如果你是需求方(酒店)沒有時間和精力自己跑,可以請廣告公司幫你全部做好。
3. 菜譜攝影拍攝技巧
拍攝美食光線很重要
光源,攝影師不可或缺的元素。想拍好美食攝影,第一個要素就是光源。自然光擁有很好的顯色性,相比于對用光要求較為嚴格的菜譜照片來說,很多完美的美食照都是攝影師使用自然光拍攝的,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選擇靠窗明亮的位置拍攝
ISO 400 24mm f/4 1/250s
使用自然光時要注意盡量選擇柔和的光線。一般來說,位于窗口附近的拍攝地點就十分理想,因為玻璃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柔化光線的作用。自然光拍攝的美食照片更貼近生活、更加真實,因此也更具有親切感。
明亮的照片更吸引眼球
除了光源條件之外,白平衡也是影響美食攝影的關鍵。自動白平衡大都能還原現(xiàn)場色溫,但在光源過于復雜的環(huán)境,還是需要使用自定白平衡。
餐廳的白色紙巾桌布等就地取材,進行白平衡校正。而拍攝RAW格式也是常見的方式之一,因為RAW格式能保留感光元件記錄的更多細節(jié),方便后期軟件進行精準的色溫調(diào)整。
自定義白平衡 用餐紙作基準
拍攝時盡量不要使用閃光燈,閃光燈的光過硬,拍攝出的畫面明暗清晰不柔和。而且在餐廳拍攝也要考慮周邊用餐人的感受,閃光燈會影響他人,因此不建議使用。
閃光燈生硬 不適合拍攝美食
3、 小調(diào)整 讓食物看上去更有食欲
(1)稍加修飾 改善背景
首先要將拍攝的環(huán)境進行再調(diào)整。餐廳在裝修設計時,為了讓用餐環(huán)境看著上檔次、有格調(diào),會進行木質(zhì)元素或清新環(huán)境等設計,這點我們無需再考慮。需要攝影人調(diào)整的是拍攝時,將食物周邊添加背景和裝飾,例如桌墊、餐具、餐桌裝飾等布局,這些裝飾物品可在餐廳中搜羅。
擺盤裝飾 畫面豐富
ISO 500 75mm f/4 1/100s
裝飾的改善會將畫面整體的布局調(diào)整,同時也能將食物帶入環(huán)境中,看上去美味誘人,帶來高大上的既視感。
(2)控制景深 拍攝細節(jié)
其次使用大光圈鏡頭EF 24-105mm f/4L IS USM拍攝淺景深,追求細節(jié)的展現(xiàn),食物更具誘導力和沖擊力,相信看到照片的人們都無法抵抗美食的誘惑。
正確樣張:漂亮的虛化 突出主體
ISO 200 100mm f/4 1/125s
錯誤樣張:未使用大光圈拍攝 背景雜亂
ISO 400 100mm f/7.1 1/200s
鏡頭帶來漂亮的虛化效果,也讓食物多了一絲神秘感,更能勾起人們前來探尋品味的動力。經(jīng)過兩種調(diào)整拍攝出的畫面,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拍攝多種角度
我們可以多方嘗試不同角度的拍攝與構圖,一方面能提升影像豐富度,另一方面也可尋找到更多理想的構圖方式。拍攝美食的常用角度是45°,這個角度也是人眼看到實物的視角。擺盤設計也選擇在45°,畫面比較活潑,不呆板。
正常視角45°拍攝
ISO 100 70mm f/6.3 1/200s
側面拍攝尤其適合漢堡、三明治、蛋糕等垂直層次較多的食物。能夠拍攝出層次感,低視角看到平時遺落的細節(jié),比較新穎。
側面拍攝
正上方拍攝,拍攝食物全貌或豐盛的場面,最傳統(tǒng)的做法是與放置食物的上方平行拍攝。正面視角也是最近在網(wǎng)絡上較流行的拍攝方式,可以將多次拍攝陳列。
正面拍攝
ISO 100 37mm f/5 1/200s
美食攝影擁有既能滿足自己 ,又能吸引它人的樂趣,也同樣是攝影的一大題材。
總結以下幾個關鍵點:
1、選擇自然光線柔和且較明亮的地點拍攝;
2、器材選擇大光圈變焦鏡頭;
3、用擺盤和裝飾提升環(huán)境美感
4、嘗試多種角度拍攝。經(jīng)過多次拍攝和總結,會培養(yǎng)出拍攝美食的準確視角,拍攝出秀色可餐的食物。
4. 菜譜攝影拍攝手法
拍攝美食光線很重要
光源,攝影師不可或缺的元素。想拍好美食攝影,第一個要素就是光源。自然光擁有很好的顯色性,相比于對用光要求較為嚴格的菜譜照片來說,很多完美的美食照都是攝影師使用自然光拍攝的,一樣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選擇靠窗明亮的位置拍攝
ISO 400 24mm f/4 1/250s
使用自然光時要注意盡量選擇柔和的光線。一般來說,位于窗口附近的拍攝地點就十分理想,因為玻璃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柔化光線的作用。自然光拍攝的美食照片更貼近生活、更加真實,因此也更具有親切感。
明亮的照片更吸引眼球
除了光源條件之外,白平衡也是影響美食攝影的關鍵。自動白平衡大都能還原現(xiàn)場色溫,但在光源過于復雜的環(huán)境,還是需要使用自定白平衡。
餐廳的白色紙巾桌布等就地取材,進行白平衡校正。而拍攝RAW格式也是常見的方式之一,因為RAW格式能保留感光元件記錄的更多細節(jié),方便后期軟件進行精準的色溫調(diào)整。
自定義白平衡 用餐紙作基準
拍攝時盡量不要使用閃光燈,閃光燈的光過硬,拍攝出的畫面明暗清晰不柔和。而且在餐廳拍攝也要考慮周邊用餐人的感受,閃光燈會影響他人,因此不建議使用。
閃光燈生硬 不適合拍攝美食
3、 小調(diào)整 讓食物看上去更有食欲
(1)稍加修飾 改善背景
首先要將拍攝的環(huán)境進行再調(diào)整。餐廳在裝修設計時,為了讓用餐環(huán)境看著上檔次、有格調(diào),會進行木質(zhì)元素或清新環(huán)境等設計,這點我們無需再考慮。需要攝影人調(diào)整的是拍攝時,將食物周邊添加背景和裝飾,例如桌墊、餐具、餐桌裝飾等布局,這些裝飾物品可在餐廳中搜羅。
擺盤裝飾 畫面豐富
ISO 500 75mm f/4 1/100s
裝飾的改善會將畫面整體的布局調(diào)整,同時也能將食物帶入環(huán)境中,看上去美味誘人,帶來高大上的既視感。
(2)控制景深 拍攝細節(jié)
其次使用大光圈鏡頭EF 24-105mm f/4L IS USM拍攝淺景深,追求細節(jié)的展現(xiàn),食物更具誘導力和沖擊力,相信看到照片的人們都無法抵抗美食的誘惑。
正確樣張:漂亮的虛化 突出主體
ISO 200 100mm f/4 1/125s
錯誤樣張:未使用大光圈拍攝 背景雜亂
ISO 400 100mm f/7.1 1/200s
鏡頭帶來漂亮的虛化效果,也讓食物多了一絲神秘感,更能勾起人們前來探尋品味的動力。經(jīng)過兩種調(diào)整拍攝出的畫面,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提升。
拍攝多種角度
我們可以多方嘗試不同角度的拍攝與構圖,一方面能提升影像豐富度,另一方面也可尋找到更多理想的構圖方式。拍攝美食的常用角度是45°,這個角度也是人眼看到實物的視角。擺盤設計也選擇在45°,畫面比較活潑,不呆板。
正常視角45°拍攝
ISO 100 70mm f/6.3 1/200s
側面拍攝尤其適合漢堡、三明治、蛋糕等垂直層次較多的食物。能夠拍攝出層次感,低視角看到平時遺落的細節(jié),比較新穎
側面拍攝
正上方拍攝,拍攝食物全貌或豐盛的場面,最傳統(tǒng)的做法是與放置食物的上方平行拍攝。正面視角也是最近在網(wǎng)絡上較流行的拍攝方式,可以將多次拍攝陳列。
正面拍攝
ISO 100 37mm f/5 1/200s
美食攝影擁有既能滿足自己 ,又能吸引它人的樂趣,也同樣是攝影的一大題材。
總結以下幾個關鍵點:
1、選擇自然光線柔和且較明亮的地點拍攝;
2、器材選擇大光圈變焦鏡頭;
3、用擺盤和裝飾提升環(huán)境美感
4、嘗試多種角度拍攝。經(jīng)過多次拍攝和總結,會培養(yǎng)出拍攝美食的準確視角,拍攝出秀色可餐的食物
5. 菜品攝影教程視頻
首先菜品的色澤一定要煮得有食欲,再進行一個擺盤,擺盤可以加入其他配菜搭配另其看起來更加好看,然后拍照的時候角度一定要取好,且一定要搭配好背景布,背景布不要單一一張布可以搭配一些店內(nèi)的特色食材放旁邊作輔助作用,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更豐富。
6. 菜譜中菜品的拍攝方法
角度
角度無外乎是三種基本樣式,全俯視,45度角,側視,招式不在于多,拍出feel才是硬道理。
全俯視角度
▼
俯視的角度其實就是大家所說的上帝視角,是位于拍攝對象的正上方以全俯視的角度來看拍攝對象,所以圓形的對象會呈現(xiàn)出正圓形,桌面會全面展示出來。
45度角
▼
45度其實是泛指,不是說一定要滿足45度一點兒也不能變化。這個角度范圍是我們常人看待食物的通常角度,所以很自然,也是全俯視角度的一種變化。
可以是這樣接近側視角度的45度角度
可以是這樣更靠近全俯視的45度角度
這樣就是比較標準意義上的45度角度
側視角度
▼
側視,顧名思義,就是位于拍攝對象的側面來看這個對象。
構圖
構圖可以采用三角形、S形等方式,當然最簡單的無非就是只拍一個主體物的方法,任何構圖都會有主體物的存在,找好畫面中出現(xiàn)的物件之間的關系和聯(lián)系。另外構圖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以下的一些分類僅僅是為了方便闡述,到最后都應該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來調(diào)整和變化。
強調(diào)主體物式構圖
▼
這也是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構圖方法。至少,實在沒有思路的話可以直接就拍一個主體物即可。當然也可以像下圖一樣利用主次的安排突出主體。
序列性重復構圖
▼
利用大小、形狀、或者顏色相同或相近的物體,多次重復出現(xiàn)排列,這樣可以強化視覺效果。
序列性排列構圖
▼
這個構圖方式和上面的序列性重復構圖的區(qū)別在于,上面是相同或類似的物體重復性出現(xiàn)來增強畫面的沖擊力,這個構圖不一定要求類似或相同的物體重復出現(xiàn)排列,而是不同形狀、性質(zhì)的物體以規(guī)整的序列排列出現(xiàn),也會很有表現(xiàn)力。
散點紋樣式構圖
▼
可以看做是上面一個構圖方式的進化版,對創(chuàng)作者的審美、造型和耐心都提出了相當大的考驗,不過如果能夠完成的話,最終效果還是很美麗的,就好像是一張平面裝飾畫或者是印花一樣。
7. 家常菜攝影
可以試試以下這七道家常菜,做法方面也算簡單易學,葷素搭配,請客吃飯也倍有面子。
【1】泡椒炒鴨胗食材:
鴨胗五個,泡椒一小碟,香蔥一棵,紅干辣椒,蒜粒5瓣,生姜少許,青紅線椒各兩根,泡蘿卜一小碟
1、鴨胗去除黏膜洗凈后擠干水分,把鴨胗切成小塊打花刀備用
2、泡椒一刀切開,泡蘿卜切成薄片,青紅線椒洗凈后切成滾刀塊,生姜切成薄片,大蔥取蔥白段,蒜粒一分為二,切成小塊兒
3、鍋內(nèi)燒水,把鴨胗涼水下鍋,加入料酒,料酒和冷水下鍋可以更好的去除鴨胗的腥味。水開后打去上面的浮沫,倒出鴨胗,用清水沖洗,然后控干水分。
3、熱鍋冷油,下入蔥段,姜片爆香,倒入泡椒,泡蘿卜,小火煸炒片刻
4、炒出了香味,倒入鴨胗,加適量的料酒,加入一勺辣妹子辣椒醬繼續(xù)翻炒,再加一點老抽,上一下底色,把顏色翻勻以后,加入一些清水,繼續(xù)加入胡椒粉,白糖,雞精,味精,鹽少許
5、水開以后轉中火煮一分鐘左右,倒入切好的蒜粒,轉為小火
6、待湯汁慢慢變得粘稠,倒入青紅線椒,翻炒幾下后,勾入水淀粉,加入紅油,花椒油,翻勻以后,收一下湯汁,就可以出鍋裝盤。
【2】荷塘小炒食材:
連藕半根,泡發(fā)黑木耳八朵,紅辣椒一根,杏仁一小把,荷蘭豆一把,蒜兩瓣,鹽兩小勺,味精一小勺,濃縮雞汁,雞精少許,高湯一小勺,食用油適量,水淀粉適量
1、蓮藕去皮,洗凈對半切開切成薄片。黑木耳提前1個小時用水泡發(fā)好洗凈。荷蘭豆除去老筋洗凈。杏仁洗凈。蒜頭去皮切成蒜片,紅辣椒切成菱形備用
2、取一小碗加入鹽,濃縮雞汁,高湯,雞精,味精兌成汁備用
3、鍋中加入清水,下入一點鹽和食用油,大火燒開,依次將所有食材下鍋焯水,20秒左右撈出過涼水里面?zhèn)溆?/p>
4、鍋內(nèi)倒入食用油,待油溫至6成熱時,放入蒜片爆香,放入所有食材,迅速翻炒兩分鐘,下入兌汁。繼續(xù)翻炒幾下,水淀粉勾芡出鍋即可。
【3】豆角土豆燉牛肉食材:
四季豆、牛肉、土豆、花椒、八角、桂皮、干辣椒、香蔥、生姜、蒜粒
做法:
1、土豆去皮切成小塊,四季豆去頭尾、去除老筋、用手掰成段,牛肉切小片
2、花椒、八角和桂皮用茶包袋轉好,干辣椒切段,蒜切片,蔥切段
3、鍋中加少許食用油,燒熱后,放入土豆塊,小火煎至土豆塊微微泛黃且有些透明,盛出待用;
4、另起鍋,加少許食用油,油燒熱后放入蒜片和干辣椒段,小火煸出香味后,放入牛肉
5、炒至牛肉變色后,倒入四季豆翻炒片刻,倒入已經(jīng)煎好的土豆
6、放入干辣椒和少許鹽,加入料酒和生抽;
7、炒勻后,再放入茶包袋和蔥段,加入清水,水要沒過食材,大火燒開后,轉小火,加鍋蓋燉2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4】豬腳燉玉米食材:
前九寸豬腳1個、新鮮嫩玉米棒2個、香蔥3棵、生姜、鹽少量、味精少許、一勺料酒、枸杞適量、海鮮菇20克
1、玉米切成小段,生姜切片,香蔥一半切段,一半切成蔥花待用,海鮮菇洗凈撕成條備用
2、豬腳清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涼水下鍋,加入料酒,蔥段,姜片,水煮開后,撈除面上浮沫至湯清
3、撈出豬腳,并用清水清洗干凈表面的油脂和殘渣
4、煲湯鍋里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豬腳、蔥段、生姜片,煲20分鐘左右
5、將煮好的豬腳湯撈出蔥段、姜片,撈除湯面油花,再加入玉米、海鮮菇繼續(xù)放在灶上小火慢燉15分鐘
6、煲好的湯加入適量的味精和鹽,然后盛入碗中,加入枸杞,蔥花即可。
【5】雞蛋炒菌菇食材:蟹味菇,海鮮菇,雞蛋,香蔥,蒜粒,老抽,蠔油,雞精,鹽
1、把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鹽打散備用,
2、香蔥段成小段,蒜粒剁碎,蟹味菇和海鮮菇清洗干凈后切成小段,開水中焯1分鐘,瀝干撈出備用
3、熱鍋冷油,油溫6成熱后,加入雞蛋,炒至雞蛋凝固后,盛出待用
4、另起鍋燒油,油溫6成熱后,加入少許蒜末,炒出香味,加入蟹味菇和海鮮菇,快速翻炒勻
5、加入一小勺蠔油,一點老抽快速翻炒至上色
6、倒入雞蛋以及蔥段放進去快速翻炒,最后加入少許雞精調(diào)味即可。
【6】老干媽麻婆豆腐食材:
嫩豆腐,老干媽豆豉醬,花椒,蒜粒,冰糖,生抽,老抽,鹽,小蔥
做法:
1、豆腐略沖洗一下,切成小塊
2、鍋中燒水倒入豆腐焯水備用
3、起鍋燒油,下入老干媽豆豉醬中的紅油,燒到6成熱,放入花椒,出香味后加蒜末炒香
4、放入焯過水的豆腐,慢慢攤開,轉小火煎至一面微黃,翻煎另一面至微黃
5、轉大火,放入少許的鹽、生抽、冰糖、老抽、稍翻炒至上色
6、加入熱水,沒過豆腐豆腐即可,轉中小火煮兩分鐘,然后大火收汁,起鍋裝盤灑上少許小蔥即可。
【7】香酥鱈魚食材:
銀鱈魚一塊、新鮮檸檬半個、雞蛋2個、面包糠一碗、淀粉100克、吉士粉50克、食用油適量、鹽3克、椒鹽粉1克、黑椒碎2克、雞粉1克、沙拉醬200克
做法:
1、鱈魚洗凈,控干水分
2、將鱈魚切成長條塊狀,放進碗里,調(diào)入鹽、撒些椒鹽粉、黑椒碎、少許雞粉、再擠上檸檬汁,攪拌均勻,腌制15分鐘
3、雞蛋打成蛋液,將鱈魚條裹一層淀粉,再放入蛋液里蘸一下,裹上一層面包糠待用
4、鍋中倒入適量的植物油,待油溫升高時放入鱈魚條,調(diào)成中火炸至兩面焦黃色,撈起,放涼片刻,再復炸一次,撈起裝盤,搭配沙拉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