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適馬1770鏡頭使用說明
綜合考慮性價比,應該是適馬1770新版更適合些
1、價格差了幾百塊,但是作為原廠頭應該來說DA1770現(xiàn)在的價格也算很合理了。
2、適馬的光圈雖然是浮動的,但是仍然比1770恒定的要大一些,還帶微距功能,這點聊勝于無。
3、適馬的HSM感覺比賓得的SDM馬達可靠些,對焦性能要強一些;而適馬新版本的做工也不錯了,這點原廠沒有拉開很大差距。
4、原廠的1770光圈全開可用,銳度不錯,色彩出色。
所以如果執(zhí)迷于賓得原廠色彩,選擇DA1770
如果普通使用,看重性價比的,適馬1770
PS:其實目前比較火、性價比更高的鏡頭,是適馬17-50 2.8
2. 適馬1850鏡頭
一鏡走天下鏡頭一般要覆蓋全焦段。索尼16-70鏡頭等效焦距只有24-105mm,長焦端不足,不能認為是“一鏡走天下”鏡頭。
3. 適馬1770鏡頭使用說明圖解
我現(xiàn)在用的是騰龍A16,買的時候和適馬1770很糾結(jié),適馬這個頭是2.8-4的浮動光圈,個人覺得這是最大的軟肋,畢竟A16是2.8的恒定光圈,而且價格便宜,當時在店里試用了一下1770這個頭,因為有HSM(超聲波對焦馬達)所以整體對焦性能比A16好,但是畫質(zhì)還是比A16稍差, 拍人像如果追求背景虛化不光要看焦段,還要看光圈,大一檔光圈虛化會好些,故不建議此頭
4. 適馬1770參數(shù)
那你只有18105可選,55-200等效視角已經(jīng)到了80mm,在室內(nèi),這個廣角端幾乎沒有使用的可能,尤其是你要拍攝合照和室內(nèi)會議,視角非常窄。
1600的18105還是不錯的,VR也有,廣角端等效27.5mm,拍攝合影什么的也足夠。
55200的焦段就是長焦,擅長方面也就是長焦,可以把遠處景物拉的比較近。
18105算是一直廣角到中長焦的變焦鏡頭,日常90%以上的焦段涵蓋在其中,所以第一支鏡頭,18105是再合適不過,55200只能當作補充而不能當作主力頭來用。
其他2000左右的,你可以看一下適馬1770 Macro,這個鏡頭水貨大概2300,相比18105,劣勢是沒有防抖,優(yōu)勢是光圈大半極,而且有1:2.3的放大倍率,也就是說帶微距功能,不過看你的使用場合,這個頭未必合適。
還有就是騰龍B005,不過因為長焦端50mm等效只有75mm,所以會比較短,適合同55-200一同購買,否則你拍晚會,焦距恐怕不太夠用。所以我覺得18105對你是最好的選擇
5. 適馬1770鏡頭使用說明圖
適馬17-70是DC鏡頭,不是全畫幅鏡頭。相對講焦距和光圈非常合適,用途廣泛,可以長時間掛機,算是性價比最好的頭。
但由于不是針對全畫幅相機設計的,雖然也可以用在全畫幅單反上,但在長焦時會出現(xiàn)暗角現(xiàn)象。
建議還是用在韭全畫幅相機上為好。
6. 適馬18300鏡頭參數(shù)
是半畫幅鏡頭。2014年9月12日適馬公司正式發(fā)布了18-300mm F/3.5-6.3DCMacro OS新款APS-C畫幅長焦鏡頭,歸屬Contemporary系列,具有微距功能。新鏡頭等效焦距27-450mm,變焦倍率達到16.6倍。
7. 適馬70200鏡頭說明書
4代無防抖有微距功能,5代有OS防抖無微距功能,鏡片有改進成像更好。適馬五代小黑多了一個防抖的功能,但是沒有了四代小黑的微距功能,對于畫質(zhì)來說更加清晰和穩(wěn)定!
總的來說,小黑四有微距功能,雖然比不上專業(yè)的微距鏡頭,但隨意拍拍還是可以的,小黑五沒有微距功能了,可是他有OS防抖,更便于手持。如果預算充足的話,我的個人意見就是上小黑五,長焦鏡頭還是比較注重畫質(zhì)和防抖的,這些小黑五都比較占優(yōu)勢,
8. 適馬100400鏡頭說明書
適馬SIGMATC-1401增倍1.4X倍增距鏡適用于佳能單反鏡頭。另外適馬 1.4倍增距鏡 適配100-400、70-200/150-600長焦鏡頭。
不是所有的鏡頭都能使用增距鏡,絕大多數(shù)增距鏡都有明確的兼容鏡頭列表。不同品牌、相同卡口的增距鏡也盡量不要混用,可能造成無法發(fā)揮正常性能甚至對相機鏡頭造成損壞。
9. 適馬150600鏡頭使用說明書
AF是自動對焦,MF是手動對焦,然后是最小對焦距離,分焦段設置可提高對焦速度,OS是適馬的鏡頭防抖技術(shù),分兩檔,一是手持,二是在機動車等情況只有水平晃動時使用。
10. 適馬18300鏡頭
總體來講,適馬的鏡頭技術(shù)水平和內(nèi)在質(zhì)量越來越接近或超越原廠鏡頭。但對于18-250mm這一類大變焦鏡頭來講,不論哪一家,只能說是攜帶方便焦段覆蓋廣,對于旅行者一機一鏡可以考慮。其成像質(zhì)量遠遠遜色于定焦鏡頭。隨著玩攝水平的提高,分焦段購買是上策。不建議購買此大變焦。
11. 適馬1770鏡頭怎么樣
適馬的1750未用過,不好作太多評價。
17-50在系列定位上比1770更高,這也同時體現(xiàn)在價格和光圈上。不過1770已經(jīng)更新到新一帶c系列產(chǎn)品,1750仍是前代系列。早年用過K5和前代的S1770,總體而言這個頭的使用感受還是不錯的。
基本印象是焦段方便,超聲波對焦安靜迅速,光圈全開大體可用,70段焦外也能看看,發(fā)色尚可,還能湊個小微距。
現(xiàn)在的1770c上市后,曾在capa看過測評,大體評價是比前代有著多方面的完善,是個理想的掛機頭。
在可選項非常有限的賓得家,個人覺得s1770c是比原廠17-70好用的掛機選擇。
如果沒有短期沒有升級全幅的打算,80%以上時間單頭掛機的話,個人覺得1770應用場景還是更豐富些,價格也實惠。當然,這個價位的鏡頭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上頭說的銳度,色彩,焦外,大概就是這個價位的“還行”。以下皆屬于“跑題”與“答非所問”后面入了535和大公主,對535的色彩表現(xiàn)愛不釋手,不遇上非得用廣角的場景就很少用1770了。
到后來陸續(xù)還用過諸多鏡頭,現(xiàn)在如今手上還有K1+大公主+2470。
拍得越多,漸漸地常用焦段越來越少。說到這里,突然懷念起當年沒什么錢,拿著17-70和若干手動頭什么都想拍的自己。
于是突然想放點照片kr+s17-7055-300,17-70,takumar135,da35,takumar55,da40xs愛不釋手的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