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徠卡t口鏡頭
M8是全幅機,28相比35拍攝范圍會更廣些,適合風景、人文、紀實,但是我還是推薦使用35,徠卡的經典焦段就是35和50,要兼顧人像和風景,包括一些特寫之類的畫面,35是最佳選擇,可以考慮蔡司Biogon T* 35mm f2 。另外,M8貌似沒什么必需的配件要裝備。
2. 徠卡單反相機鏡頭
徠卡鏡頭是德國生產的著名品牌鏡頭,專供徠卡M系列旁軸相機及R系列單反相機使用的攝影鏡頭。
3. 徠卡T鏡頭
徠卡M是可以轉接徠卡R口鏡頭的,可以用徠卡原廠的轉接環(huán),也可以用市面上第三方的轉接環(huán)。不過R鏡頭轉M機是沒有聯(lián)動對焦的,因為R頭是單反鏡頭沒有旁軸鏡頭的聯(lián)動機構與機身連接。所以用M8的時候只能估焦且沒有相應的取景線框(CCD機身不支持),用M240之后的機器,則可以外接EVF電子取景或用背后液晶屏取景對焦。
G28是蔡司經典的biogon設計,拍攝中幾乎不存在畸變,而且是蔡司的紅T鍍膜,經典的蔡司發(fā)色和成像風格,分辨率也蠻高的,這個鏡頭的素質可以跟徠卡M28/2.8相互比美,只是風格不同而已。主要因為G卡口的問題導致目前2K左右的價格,真心是頂級鏡頭白菜價了。改口是可以用的,有很多人的G28就改成徠卡口。不過需要找對改口的師傅,有的改口便宜是直接改了接口罷了,沒有增加聯(lián)動測距機構,所以只能用LCD/電子取景器取景(僅限使用CMOS的徠卡),G系列鏡頭是自動鏡頭,鏡身上沒有景深標尺和對焦刻度,如果沒有增加聯(lián)動機構的話,在M8\M9這些沒有LCD取景的機身上連估焦都沒法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轉到什么角度是多少米。一般僅改口的費用1000以內,全改口+聯(lián)動的費用一般2000左右。
G28改口可以說是最廉價又是最強大的徠卡28廣角選擇之一,鏡頭價格和改口費用總共才4K多而已,作為第一集團的28焦段鏡頭,對比KM28/2.8的價格、對比徠卡M28/2.8的價格可謂白菜之極,素質不是M-ROKKOR28、VM28那些二線集團鏡頭可以比的。
4. 徠卡相機鏡頭
nova8的鏡頭是徠卡的。華為nova8搭載了徠卡四攝,6400萬像素+800萬像素+200萬像素+200萬像素,搭配3200萬像素的前置自拍鏡頭,并且支持數碼自動對焦和變焦。 華為nova7:采用了后置四攝的設計,6400萬像素超感光鏡頭+8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800萬像素長焦鏡頭+200萬像素微距鏡頭,前置則是3200萬像素。
5. 徠卡鏡頭徠卡鏡頭
蔡司的光學最強,施耐德次之,徠卡隨后。
不過蔡司的光學市場主要集中在醫(yī)療、工業(yè)、科研、航天、軍工等高端市場,相機鏡頭那點利潤它看不起所以已經很久沒有蔡司原廠鏡頭誕生了,現在看到市場上的蔡司鏡頭,絕大部分都是蔡司授權貼牌的(主要是135畫幅基本都是貼牌偽蔡司,在120畫幅上,哈蘇的鏡頭才是真蔡司)。
施耐德么一般搞醫(yī)療、工業(yè)、航天和電影鏡頭居多,相機鏡頭很少。
徠卡的贏利點主要在科研、工業(yè)和相機上,因為蔡司原廠不做相機鏡頭(蔡司的玻璃、鍍膜這些貼牌廠家是做不出來的),施耐德也不怎么做相機鏡頭,所以在攝影領域的話徠卡的鏡頭排名第一這個說法其實沒錯。
6. 徠卡卡口鏡頭
不可以,徠卡M卡口鏡頭全部是手動對焦設計的純機械鏡頭,不存在任何電子零件,多以不管轉接在什么相機上都只能手動對焦。
7. 徠卡r口鏡頭
Leica(徠卡|萊卡)M卡口的法蘭距是:27.8mm;只要法蘭距比它長的鏡頭,理論上都可以找到合適的轉接環(huán),應用在LeicaM卡口機身上,除去轉接意義不大的AF鏡頭,包括有:
Nikon(尼康)F卡口:46.5mm;
Pentax、Richon、Phoenix(賓得、理光、鳳凰)PK卡口:45.5mm;
MINOLTA、Seagull、PearlRiver(美能達、海鷗、珠江)MC/MD卡口:43.5mm;
Olimpus(奧林巴斯)OM卡口:46mm;
Canon(佳能)FD卡口:42.1mm;
Praktica(柏卡|百佳)PB卡口:44.4mm;
YASHICA/Contax(雅西卡/康泰時)Y/C(或C/Y)卡口:45.5mm;
Mamiya(瑪米亞)卡口:45.5mm;
Leica(徠卡|萊卡)R卡口:46.9mm;
Konica(柯尼卡)AR卡口:40.5mm;
Rollei(祿來)QBM卡口:44.5mm;
Contax(康泰時|康泰克斯)M42螺口:45.5mm;
Leica(徠卡)L39螺口:28.8mm;
Zenit(澤尼特)M39螺口:45.3mm;
8. 徠卡m口廣角鏡頭
既然選廣角,那就要廣到底……越廣越好,越廣越震撼 但是,如果想兼顧中焦,那么廣角就不能太廣了……要適當收一收了……這時候21mm就比18mm更實用了 所以,一切的根本,是用戶自己的拍攝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