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能2470三代鏡頭測評
佳能24-70三代是在2002年11月正式上市的。佳能24-70三代采用13組16片設(shè)計,雖然鏡片數(shù)目跟上一代28-70L一模一樣,但在用料上,新鏡頭明顯“重手”得多。
兩者第1片的非球面鏡片都是利用高精度研磨技術(shù)鑄造,而24-70L的第12片及第16片則分別改用UD低色散鏡片及玻璃模造(GMo – Glass Molded)非球面鏡片,可分別修正垂直色差及在變焦時出現(xiàn)的像差問題。
2. 佳能2470三代發(fā)布
現(xiàn)在沒有計劃三代什么時候出產(chǎn),二代的這款鏡頭有兩種光圈的,都能滿足不同場景和不同消費群體需求的。
3. 各家2470鏡頭對比
佳能2470和2870雖說只有4個毫米的差距,但兩者還是有不小的區(qū)別:
一是價格問題,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現(xiàn)在的價格穩(wěn)定在10000元左右;而佳能EF 28-70mm f/2.8L USM已經(jīng)停產(chǎn)了,二手的價格只要3000左右。
二是鏡頭結(jié)構(gòu)問題,24-70擁有13組16片,而28-70只有11組16片,因此選擇24-70比較好。
三是畫質(zhì),28-70是老一代大三元,人稱超級經(jīng)典老鏡皇,它是膠片時代的成像較好的產(chǎn)品,色彩扎實,成像比較銳利,有德味,很受老法師歡迎。但是沒有經(jīng)過數(shù)碼優(yōu)化,沒有防塵防水的密封圈,長時間使用容易進灰。24-70就不用說了,新一代標變鏡皇,畫質(zhì)非常優(yōu)秀,鍍膜經(jīng)過優(yōu)化,抗炫光能力更好。
4. 佳能2470二代鏡頭測評
一、優(yōu)點
成像質(zhì)量好。以佳能 佳能(Canon)EF-S 18-200mm f/3.5-5.6IS鏡頭為例,與佳能2470 f2.8二代變焦鏡頭對比。通常情況下,鏡頭在最大光圈時的成像效果都不是最好,而對于50 1.8來說,2.8光圈并不是最大光圈,相對的在銳度和清晰度上就略勝一籌。
2.進光量較大。目前變焦鏡頭常用的最大光圈就是f2.8,相對于定焦鏡頭的f1.8甚至f1.2來說要小不少。在白天或者光線條件好的情況下這個差距不是很明顯,但一旦遭遇陰天或者夜景等弱光拍攝,光圈越大,我們就可以把iso降的越低,從而使噪點更少,直接提升最終成像的質(zhì)量。
3.重量輕,體積小。這一點乍一看似乎不是什么大的優(yōu)勢,但如果我們有過長時間拍攝或旅拍的經(jīng)驗,就會理解一套輕便的裝備是多么的重要。同樣以佳能鏡頭為例,即便是在定焦鏡頭哦中已經(jīng)是巨人的85 f1.2和同樣包含85焦段的70 200 f2.8比起來也要輕便的多,避免了長槍短炮的麻煩。
4.價格便宜。好的變焦鏡頭價格不菲,而前文中用于舉例的50 f1.8的價格不過幾百元,就可以獲得一個成像相當不 錯的鏡頭,確實是初學(xué)者必備的選擇之一。而常說的“大三元”,即常用的三個焦段 f2.8變焦鏡頭則都在一萬元以上。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經(jīng)濟壓力。
二、缺點
1.使用不便。雖然定焦鏡頭輕且體積小,但是畢竟只有一個固定的焦段,在節(jié)奏較慢的寫真拍攝中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在街拍、紀實拍攝或婚禮、會議等拍攝中,有限的焦段會導(dǎo)致拍不到想要的畫面,而換鏡頭的時間更是會錯過很多“決定性瞬間”。這也是定焦鏡頭最大的不便。
2.損傷機身。頻繁的更換鏡頭會導(dǎo)致機身進灰,如果在惡劣的拍攝環(huán)境中(比如雨天、沙漠旅拍等)情況更甚。更換鏡頭不熟練也無形中提高了摔壞鏡頭的可能性。
5. 2470鏡頭推薦
24mm焦距時是最清晰的,縮小兩級光圈。
6. 佳能2470三代鏡頭測評圖
佳能EF 24-70mm f/2.8L USM用在35mm全畫幅機器(如5DII)上絕對屬于廣角鏡頭,用在APS畫幅機器上乘上1.6相當于38-112,當然不能算廣角了,所以為什么佳能的APS畫幅機器都一般配18焦段開始的鏡頭,如18-55,18-135,如去年出的7D也是APS畫幅,由于其價格及機器的特點,才配了帶超聲波馬達對焦的15-85,那鏡頭用在APS畫幅機器上就可以算得上廣角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