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尼康d3200色溫怎么設(shè)置
一、器材選擇
無論公園里的銀杏還是戶外的銀杏林,基本上都屬于森林景觀。所以我建議大家使用長焦鏡頭拍攝,長焦鏡頭它能壓縮空間,讓銀杏林看起來更加緊湊、銀杏的色彩也更加濃密鮮艷。
如果長焦再配上大光圈,那么就能很好的虛化背景;同時還能把那些透過銀杏的光線拍成夢幻的光斑,讓畫面更美。
二、注意曝光
在銀杏林中拍攝時,那些透過銀杏的光線是不均勻的;從而導(dǎo)致畫面的光線很復(fù)雜,所以在拍攝時要控制好曝光。
另外,在拍攝整片黃色的銀杏林時要注意加減曝光,因為相機對單一色進行測光會有偏差。
三、善用濾鏡 CPL
在拍銀杏的時候是可以使用CPL濾鏡的,它能降低銀杏的反光,提升銀杏葉顏色的鮮艷度。但是在用的時候要有度,千萬不能把CPL濾鏡擰得太過,擰得太過照片的顏色會出現(xiàn)斷層。
四、拍攝局部
如果銀杏林中人太多不好拍,那么你可以選擇拍局部。我自己在拍攝銀杏的時候就很喜歡拍局部,這樣我感覺會更加有意境。
如果能找到一些極具禪意的元素來和銀杏搭配在一起,效果會更好。如果銀杏林中有佛寺、古建筑、文化裝飾等等東西,那么你一定要利用起來。
五、一葉知銀杏
除了拍攝銀杏的局部外,大家還可以拍攝銀杏葉。在拍攝銀杏葉時你要盡量選擇一個干凈的背景,如果沒有干凈的背景;那么你可以直接用大光圈將背景虛化,著重去表現(xiàn)銀杏葉的特點、細節(jié)。
六、用好光線
秋天的光線要比夏天柔和,當這種柔和的光線照射到泛黃的銀杏葉上,能給銀杏葉帶來非常不錯的光影效果。另外,秋天柔和的光線照射到銀杏葉上,能讓銀杏葉的色彩看起來更加鮮明。
我自己在拍攝銀杏葉時喜歡逆光拍攝,這樣拍出來的銀杏葉葉脈清晰、紋理分明,局部光影效果非常迷人。
七、拍攝銀杏落葉
拍攝銀杏落葉,我不太喜歡下面這種鋪成一層的,我覺得沒有生氣,整個畫面也不好看,當然這也看個人愛好。
總結(jié):關(guān)于銀杏的拍攝差不多就是這些了,如果你有什么補充或者建議,歡迎在文末留言,大家相互交流。
2. 尼康d3300怎么調(diào)色溫
按住BW鍵,后撥輪選擇的是白平衡模式,撥到K擋就是手動色溫設(shè)置;前撥輪是色溫數(shù)值,相機上的色溫數(shù)值是對應(yīng)光源色溫設(shè)定的,藍色光源的色溫是7000~9000K,黃色光源的色溫是3000K,平時白光 比如閃光燈色溫是5000~6000K。色溫控制的使用:在手動調(diào)整色溫時,K數(shù)的數(shù)值越高色溫越低。因此根據(jù)你的情況手動調(diào)整色溫,將色溫數(shù)值降下來,一般打開手動K數(shù)都在5000,你一步一步向下降,一面降一面拍著看,直到你滿意為止。
3. 尼康d3200色溫怎么設(shè)置的
原因主要有:
1 光線不夠?qū)е驴扉T速度過慢,此時要么使用光源照亮環(huán)境、要么提高iso來提高快門、要么使用三腳架穩(wěn)定相機。
2 對焦問題,尤其是大光圈下由于景深較淺,更容易對焦不準。拍攝靜物類題材可以用三腳架穩(wěn)定相機,然后手動調(diào)焦來慢慢對焦。
3 如果拍攝的物體體積很小,可以嘗試使用微距鏡頭。
4 有時背景顏色和拍攝物體相近,對比不夠,也會感覺不清晰。
4. 尼康d3400調(diào)色溫
色溫一般情況范圍:
光 源 色溫(K) 光源 色溫(K)
蠟燭光 1900 日出日落 1850
煤油燈 2000 日出日落前半小時 2350
普通民用燈泡 2650 9時至15時 5500
碘鎢燈 3200 9時至15時后 5000-4800
鎢絲燈 3200 平均日光 5500
照像強光燈 3400 夏季中午直射光 5800
鏑燈 5500 秋季中午直射光 6000-6500
萬次閃光燈 5000--6000 藍天陰影中 12500
藍天空光 19000-25000
薄云天空光 13000
云霧天空光 7500-8500
陰天空光 6400-7000
5. 尼康d3200色彩設(shè)置
尼康d3200調(diào)參數(shù)的方法是,采用全手動的操作模式,而變焦倍數(shù)、等效焦距、起始焦距和實際焦距都是視鏡頭而定。傳感器尺寸為23.2*15.4mm,使用尼康F卡口(帶AF 觸點)并且可更換鏡頭,支持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單點對焦等。
6. 尼康d3200怎么調(diào)亮度
尼康相機有斑馬線。
斑馬線是一種特別的相機功能,拍攝取景時,它會在影像上覆蓋一些線條來表示曝光的級別,通過在曝光過度的區(qū)域顯示一些線條狀的圖案來幫助實現(xiàn)準確曝光。 斑馬線功能在攝像機上更常見,只是一種警告指示。 它提醒拍攝者突出顯示部分的亮度過高了。